作为深耕学前教育多年的幼教专家,这个问题让我特别兴奋!科学探索活动确实是培养创新精神的绝佳载体。结合华东师范大学郭力平教授提出的”探究式学习三角理论”和我在美国HighScope课程中的实践经验,分享几个创新落地方案:
一、打造”问题引爆器”式探究环境
- 学日本藤幼儿园设计”不完美实验室”:
- 故意放置有设计缺陷的玩具(如拼不完整的拼图)
- 提供非常规材料组合(纸巾+磁铁)
- 记录孩子解决问题的100种奇思妙想
- 北京崇文三幼的”问题墙”实践:
每天晨间谈话收集孩子的”灵魂拷问”
“为什么树叶会跳舞?””蚂蚁怎么搬糖果?”
把问题可视化展示,持续追踪探究过程
二、创新探索活动设计四步法(借鉴STEAM教育理念)
- 制造认知冲突:
- 展示反常识现象(会浮的金属、烫手的冰)
- 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推荐的”魔术式导入”
- 开放材料超市:
参考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
提供低结构材料:管道胶带、纸箱、吸管等
案例:深圳实验幼儿园孩子用酸奶盒造出”污水过滤器” - 三部提问法:
事实性问题→比较性问题→创造性问题
“你观察到什么?””如果…会怎样?””你能设计…吗?” - 容错性评价:
采用成长型思维评价语:
“你的失败给了我们重要发现!”
“这个错误太有价值了!”
三、创新成果转化系统(参考芬兰现象教学)
- 建立”小小专利局”:
让孩子用图画记录发明
颁发自制”创新证书”
举办家庭专利拍卖会 - 创新continuum追踪:
用学习故事记录创新行为发展
典型案例:一个孩子从”破坏王”到”发明家”的转变历程
特别推荐尝试李跃儿芭学园的”科学童谣”:
把探究过程编成儿歌,比如《摩擦力的舞蹈》:
“小汽车呀慢慢爬,毛巾路上打滑滑…”
既巩固知识又激发创作欲。
记住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话:”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我们要做的只是不熄灭他们眼中的光。”建议从明天开始,先尝试在科学区设置一个”疯狂问题箱”,你会惊讶于孩子们惊人的创造力!
需要具体某个年龄段的实施方案,或者某类科学活动的创新设计,欢迎进一步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