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笔一墨传国粹,一砚一纸润童心。水墨的美,朦胧而古朴,寥寥几笔,却能勾勒出磅礴宏大的意境。在水与墨、黑与白的交融中,孩子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为什么这本书的画面没有彩色,只有黑色?”
里面的小动物都是黑色的,是不是可以用马克笔画出来?
不是,这个要用墨汁来画的,我爸爸就画过。
因此,基于幼儿探究的兴趣,立足让幼儿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培养幼儿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兴趣,我们班创设了水墨区,并开启了一场水墨探索之旅。
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见到过“墨”呢?一起去找一找吧~
“水墨的材料有哪些?你认识的水墨书画家有哪些?”小朋友们带着天马行空的问题,开始了探索“水墨”之旅。
孩子们心中的探索欲望在生根发芽,关于水墨画孩子们还知道多少呢?通过亲子调查表来进行前期的经验铺垫吧!
儿童的经验与学习:
在寻墨的过程中,孩子们以墨为线索,深入探索了这一古老艺术材料的奥秘。他们不仅自主收集了大量关于墨的资料,还积极开展了关于墨的知识分享与生活发现交流。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聚焦了对生活中水墨艺术的探索。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我们深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天赋。因此,我们始终追随孩子的喜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尽情探索、发现,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走进水墨,首先要了解水墨的工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
了解毛笔
为什么毛笔需要用毛做呀?
毛笔的毛是什么动物的毛?
为什么用毛笔在纸上写字会变大?
根据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孩子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观察到毛笔的毛是不同长度的,有些毛笔的毛硬一些,有些软一些。于是他们开始大胆的猜想毛笔是什么动物的毛做的。
2
感受墨与砚
“水墨作品要用什么写呢?”
“我知道!要用毛笔蘸黑色的墨水!”
“但是墨水好像有点臭臭的。”
“那个叫墨汁!我外公告诉我的。”
怎么磨墨呢?
在硬硬的砚台中滴入清水,将墨条笔直的放入砚台中慢慢研磨,可以手动调节墨汁的浓度。
“老师,爸爸用的墨汁好像是用瓶子装的,不是这样的研磨的”
“为什么有的墨是从瓶子里倒出来的?有一些要磨一磨才有?”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查询资料,开启了墨条与墨汁的调查······
原来古时候的人们用来写字的工具只有毛笔,为了方便携带和书写,古人利用智慧制作出墨条,需要时只需加一点水进行研磨就能变成墨汁。利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墨条需要经历繁琐的步骤和长时间的沉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现代的人们利用科技的智慧加工出即时使用的墨汁,并且还设计出不同材质、不同尺寸的瓶子用来存放。
3
感受宣纸的特性
宣纸VS普通纸
宣纸上墨会变大
白纸上的墨水没有宣纸那么好吸水。
小朋友们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感受宣纸和其他绘画纸的不同,在滴墨的过程中,发现宣纸上的墨印变得越来越大,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宣纸的渗透性。
儿童的经验与学习:
笔墨纸砚是大部分孩子日常接触较少的物品,老师通过提供真实的材料,让孩子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摸一摸毛笔,亲自动手尝试研墨,感受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在趣识四宝活动中,教师将实物展示给幼儿,让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通过各种感官去体验和尝试,在实践中认识文房四宝并了解其特性。
区域活动结束,在洗毛笔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水槽里的水都变得黑黑的,纷纷议论着……墨遇到水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呢?于是,孩子们开始探索墨和水的秘密。
小知识:墨汁的密度比清水的密度大,所以墨汁滴入清水后会立刻下沉。
“墨汁在水里弯弯曲曲的,像一只海马。”
“这个墨汁看起来,要把清水吞掉了。”
“有的墨汁深,有的墨汁浅。”
“好像头发被风吹起来了。”
“墨汁上下分层了,好像章鱼的一根根触手。”
“好像水里下起了黑色的雨点。”
“水与墨”遇到“宣纸”会发生什么呢?
墨在水中的自然晕染,再与宣纸结合,形成独特的纹理和图案。这种艺术形式展现了水墨画的魅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昕颐:“墨汁像一条龙,带着蝴蝶们一起在海面上飞行”
佳佳:“大鲨鱼看到毛毛虫,他给毛毛虫说了一个好消息,海洋里的动物都游了过来。”
桐桐:“中间白白的是一条河流,旁边是两个悬崖,中间有一个梯子,天上有一群海鸥,海鸥妈妈在带着他们飞翔,悬崖下面是毛毛虫和蚊子。”
承承:“这是一座火山,上面有一朵蘑菇云,边上还有龙卷风,山下的人都在逃跑。”
儿童的经验与学习:
在玩墨的过程中,孩子们深入探索了墨迹图的奥秘,感受到了中国水墨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亲手创作出一幅幅作品,每一次墨迹的变幻都让他们惊叹不已。孩子们转动着自己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着墨迹的美,浮想联翩,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水墨世界中。他们不仅被水墨的神奇所吸引,更在添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水墨意境的唯美。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给墨迹添上了各种生动的形象,让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通过孩子们的作品,我们看到了水墨传统与儿童纯真创意的精彩碰撞。我们巧妙地激发孩子们深度思考“墨”融入水中的万千变化,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由表现,这使得孩子们能够将“墨”的晕染之美、流淌之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孩子们来说,水墨画更是一本打开想象之门的魔法书。他们在墨迹中畅游,探索着那变幻莫测的黑白世界。每一滴墨、每一道笔触,都能引发他们的好奇与惊叹。
把墨汁滴到纸上,用吸管对着墨汁吹气,墨汁慢慢地展现出许多粗细不一的造型。
有孩子在提出想利用扇子和纸伞进行水墨创作。于是,他们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了水墨创作的独特魅力。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其黑白分明的毛色、憨态可掬的形态让其看起来十分可爱。熊猫的黑白色很适合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憨态可掬的形态,显得十分可爱。
当笔尖触碰宣纸,见墨色在纸上慢慢晕染开来,艺术之花便在孩子们的心头绽放。
孩子们又利用美工区的材料在区域游戏时间自主尝试其他内容的水墨创作,远山、天鹅、江南风景……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水墨画作跃然于纸上。
孩子们都是刚接触水墨画,笔触仍稚嫩,但每一幅作品都浸透着孩子们纯真的心。这么多好看的水墨画,我们应该怎样保存呢?孩子们想到可以办一场展览,这样不仅我们的水墨画可以保存起来,还可以展示给全园小朋友们,让艺术之美浸润孩子的心灵。
儿童的经验与学习:
在本次关于水墨艺术的话题中,孩子们有机会多元欣赏水墨艺术。他们不仅观察了经典的水墨画作品,还亲身体验了水墨的韵味和变化。通过这种沉浸式的欣赏方式,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水墨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本次课程来源于孩子们对于水墨的问题,通过这次循序渐进的水墨探索之旅,孩子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水墨艺术的魅力,建立起对水墨艺术的全面认知,还能够提升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相信,这样的探索之旅将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一段难忘的经历。
我们尝试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
开启水墨的全新世界
我们用兴趣浇灌,我们用探索施肥
孩子的学习体验变得积极而主动
水墨传情,文化润心
我们更期待为孩子们
播下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
在某一天,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它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素 材 | 大一班
编 辑 | 大一班
审 核 | 园长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