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见薄荷
中班课程故事
在2024年山东省学前教育学会幼儿园课程故事评选活动中,吴辰老师、王腊梅老师和小四班孩子们的课程故事《“幼”见薄荷》荣获二等奖,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游戏故事吧!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生活中的一事一物,
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欲望,
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
一片叶子,一只蚂蚁,草木上的一滴露珠,
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来说
都是无比丰富的世界。
当我们遇见薄荷,
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课程缘起
01
午餐后,我和孩子们到中草药种植园散步,森森随手摘了一片绿色的叶子放在手里玩,玩着玩着,他发现手上有一股特殊的气味,大家都忍不住来闻一闻,摸一摸。
这是什么植物?
闻起来好香啊,你们快来闻一闻!
有点像口香糖的味道。
这片叶子能做什么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伴随着孩子们的好奇心,薄荷的探究之旅正式开启了……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在散步时,薄荷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引发了他们的兴趣。为了满足幼儿对薄荷的好奇和探究欲望,我鼓励孩子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观察,跟随孩子的脚步,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和发现。
初识薄荷
02
1.看一看
薄荷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片叶子是绿色的。
叶子上有很多的花纹。
它的边边像小牙齿。
我发现这片叶子是圆圆的、长长的、尖尖的,旁边有刺,上面还有小毛毛。
2.闻一闻
薄荷是什么味道的呢?
有点像柠檬味。
是雪糕的味道。
像牙膏的味道。
有点像银黄颗粒的味道。
孩子们细致的观察后记录下特点,回到家里在父母的帮助下进行调查,最终确定这是薄荷。
3.亲子大调查
薄荷除了味道特别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我们制作了调查表,开展亲子大调查。
在调查中,孩子们对薄荷有了基本的了解,也发现了薄荷的很多秘密:
薄荷有不同的品种,有柠檬薄荷、猫薄荷、胡椒薄荷……薄荷喜欢有阳光的地方;
薄荷可以做成薄荷糖、冷饮;
薄荷散发的味道可以驱蚊,可以做驱蚊贴、驱蚊手环、驱蚊水;
薄荷可以做薄荷茶;
薄荷晾干了还可以做薄荷香囊……
4.薄荷会开花吗?
在分享调查表的环节,明珠分享薄荷会长出小花,奕浔认为薄荷不会开花,孩子们因为薄荷会不会开花展开讨论,并开展投票,最终在书本的帮助下了解薄荷会开花。
照顾薄荷之旅
03
孩子们觉得薄荷的味道很好闻,于是,萌发了种植薄荷的想法。
我们可以买一些薄荷的种子。
我们可以直接买一盆薄荷放到教室里。
我们可以买一棵小苗种在中草药种植园里。
云泽的提议得到了小朋友们的响应,为了正确地种植薄荷,孩子们请教了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刘爷爷,在他的帮助下小朋友们顺利地种植了薄荷。
那么我们如何照顾薄荷呢?小朋友们说可以浇水、多晒太阳、捉虫等,但具体怎么做他们也不清楚,于是又一次请教了刘爷爷,最终得到了答案,薄荷喜欢阳光、水、肥料,需要松土、除虫。
在行动前,孩子们用画笔把照顾薄荷的方法记录下来。
孩子们都想照顾薄荷,但事情只有那么一些,如果都去浇水的话薄荷会淹死,这怎么办呢,孩子们提议制作照顾薄荷时间安排表,每个小朋友轮流完成照顾薄荷的任务,小朋友们严格执行,最终在他们的照顾下,薄荷健康地长大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在照顾薄荷的过程中,孩子们亲身参与种植、松土、浇水等活动,在大自然中感受劳动的快乐。一份耕坛,一份收获,本次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劳动责任感,提升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香香薄荷茶
04
我见过爷爷用薄荷泡水喝。
我喝过薄荷茶,我嗓子疼的时候,妈妈给我泡过薄荷茶。
一听到薄荷还能泡茶喝,孩子们纷纷想要动手试一试。
我想要用新鲜的薄荷叶泡水喝。
我想要用晒干的薄荷叶泡水喝,茶叶就是这样泡的。
通过幼儿的讨论、我们开始进行了分组活动。
新鲜组:
小朋友们一起采摘新鲜的薄荷叶进行清洗。然后用热水冲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干泡组:
采摘新鲜的薄荷叶进行清洗,晾干后用热水冲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哇!薄荷水慢慢变成了绿色,好神奇呀!”通过自身的试验、发现泡出来薄荷茶的味道是……
新鲜组:我们泡出来的薄荷茶是凉凉的、苦苦的。
干泡组:我们泡出来的薄荷茶是凉凉的、甜甜的!
孩子们共同制定计划,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想法,在操作时,幼儿有了初步的计划、记录意识,能够按照目标一步步完成,最终得出结论,干泡的茶叶更可口。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基于《指南》科学领域活动建议,帮助幼儿回顾自己探究的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样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的一致性,分析制作薄荷茶的步骤,引导幼儿规划目标。同时支持幼儿不同的想法,把自主权交给幼儿,新鲜组、干泡组,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自己得出结论,内化认知。
驱蚊大作战
05
1.驱蚊手环
薄荷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的耳朵上怎么有个大包?
是蚊子给我咬的。
我的胳膊也被蚊子咬了一个大包,你们快看!
薄荷不是可以驱蚊吗,我们把薄荷叶子带在身边,变成防蚊贴,蚊子就不会咬我们啦!
小朋友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一起探索着用薄荷驱蚊的方式
2.自制驱蚊水
到了下午,孩子们发现薄荷驱蚊贴、驱蚊手环有些干瘪了,而且带在身上有点不结实,容易掉下来。
这个一会就不能用了,蚊子来了怎么办呢?
花露水可以驱蚊,妈妈告诉我花露水里面就有薄荷。
花露水怎么制作呢?在行动前,我们观看视频了解制作薄荷花露水需要的材料以及过程。
(1)采摘薄荷
(2)清洗薄荷叶、金银花,并控干水
(3)将它们放到干净的罐子里
(4)倒入75度的酒精密封浸泡一周
(5)加纯净水1:3稀释,花露水就制作完成了
浸泡的一周中,孩子们经常去看一看瓶子里的变化。
花露水变得越来越绿了。
花露水的颜色变深了。
“漫长”的一周过去了,孩子们满怀期待地打开瓶子。
哇!我们成功啦!
我想画一片薄荷贴在瓶子上,这样就知道是薄荷花露水了!
孩子们激烈的地讨论着,认真设计出了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花露水瓶。
3.薄荷香囊
薄荷还能做香囊呢,我们挂在身上,蚊子就不会靠近我们了。
老师,我想做薄荷香囊。
薄荷香囊怎么做呢?我们一起上网查阅了香包的制作方法,观看视频后,孩子们发现:
我们需要把薄荷晒干。
还要准备一个空的香包袋子。
孩子们将薄荷香囊的制作步骤画了下来,一起动手制作香囊。
孩子们做完香囊之后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把香囊带在身上,再也不用害怕蚊子了。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在探究薄荷驱蚊功效的过程中,我追随孩子的兴趣,提供材料,支持孩子们自主探究,在不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实际操作中,孩子们体验了制作驱蚊物品的乐趣;在和同伴一起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主动探索、思考,不断丰富着对薄荷的认知,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分享的快乐。
总结与反思
06
(一)关注幼儿一日生活,善于发现教育契机
《指南》指出:“教师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本次课程来源,是我与孩子们散步时发现幼儿对薄荷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通过及时捕捉这一教育契机,开始了一场关于薄荷的探究之旅。这种基于幼儿兴趣的课程起点,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二)践行课程幼儿本位,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1.观察与探究能力的提升
在活动初期,孩子们通过近距离观察薄荷的叶子、形状、颜色以及气味,逐渐学会了如何细致观察事物。这种细致的观察能力,不仅帮助幼儿快速识别薄荷,还培养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知力。在“发现薄荷——观察薄荷——调查薄荷”的过程中,触发了幼儿的主动学习,用亲身体验、直接感知的方式去探索发现薄荷的秘密。作为教师,我充分理解、支持幼儿的想法和行为,鼓励他们将薄荷摘下来仔细观察,也顺应他们兴趣,提供更多探索的机会和空间。
2.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提高
在活动中,孩子们亲身参与了照顾薄荷,采摘、清洗、晾晒、制作薄荷茶、花露水、薄荷香囊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细心。孩子们尝试自己设计花露水瓶,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让他们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
3.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孩子们对薄荷的好奇心贯穿了整个活动,这种好奇心是推动他们不断学习和探索的重要动力。在活动中,孩子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积极的态度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充分利用家园共育,推动课程活动进程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全班幼儿都积极的参与进来,还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家长与孩子们一起进行薄荷大调查,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索等方式,帮助孩子们了解薄荷的种类、种植方法、用途等知识,不仅增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还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新知识。同时,家长为幼儿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材料的支持,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编辑:吴辰
初审:张玉洁
复审:朱可馨
终审:徐 茜
来源:济南市天桥区兴麓幼儿园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