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
与经典书籍相伴,
吟风揽月,
旖旎了流年,
斑斓了岁月。
作者:王春燕
在过家家游戏中,中班孩子对于”妈妈”这一角色充满了期待与神圣感,可是究竟谁来当妈妈?谁又能当好妈妈?如果大家都想当妈妈怎么办?游戏又该如何继续呢?在经历磕碰、试探、妥协之后,中一班的宝贝想出了自己的小妙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新手妈妈”上岗记”吧!
“三次夺棒”失败引发争论
在幼儿园的西南角有一个秘密空间,那里有沙、有水、有大树,汤圆说:”这棵大树就是我们的家,我们一起在家里做饭吧!”甜甜在一旁举双手赞成:”好呀,好呀,我们一起做好吃的。”说完,两人开始行动起来,她们找来了锅子、铲子,还有各种瓶子当作调料,有趣的过家家游戏就这样开始啦!
第一次夺棒:妈妈是负责做饭的
此时的甜甜已然是一副”妈妈”的模样,满怀期待地等着宝宝(汤圆)端来一锅水。当汤圆走到她身边时,她有点激动地重复道:”放在这里,放在这里。”好像此刻的她就是为孩子们做饭的妈妈。而此时的汤圆放下一锅水后便眼馋地看着锅里,似乎也很想做饭。
接着,汤圆拿过棒子说:”假如说我是妈妈。”看到汤圆的行动,甜甜有些急了:”我是妈妈。”她一边说,一边试着夺回汤圆手中的棒子,可是汤圆紧紧拽住不肯放。就这样,甜甜的第一次夺棒失败了。
第二次夺棒:饭菜不可以洒出来
看着一旁开心搅着汤的汤圆,甜甜有点失落,但很快甜甜开始与汤圆谈条件:”你只能试一点点好吗?”汤圆依旧不理会,只顾着自己做饭,甜甜有点着急,她试着离汤圆更近一些,但汤圆开始躲避甜甜,一来一回导致汤圆锅里的菜汤被洒了一地。甜甜见状,立刻说道:”你看,汤都洒出来了,宝宝还不会做饭,让妈妈来做吧!”
此时的汤圆灵机一动,开始用”假如”试探甜甜的反应:”假如说我是妈妈。”甜甜听到这句话后,立刻尝试夺回汤圆手里的棒子,但第二次的夺棒还是失败了。
第三次夺棒:说好了我才是妈妈
几个来回中,汤圆一直试图用”假如”试探,或支开甜甜去玩别的,而甜甜在各种礼貌地回应之后仍然无果,她便试着以强硬的态度抢夺棒子:”我说过,我才是妈妈。”此时的甜甜明显有点生气了,可汤圆始终不让,两人就这样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甜甜说:”我是妈妈,好不好?”
汤圆说:”下次你再当吧!”
甜甜举高双手生气地说,”但是我不是宝宝,我说了,我是妈妈”,并再次尝试抢夺棒子,但依然失败了。
第一轮回顾:回看游戏视频
视频观看结束后,我邀请汤圆和甜甜分别说说她们今天的游戏感受。还没等汤圆说完,就有其他小朋友举起手来:”我也想当妈妈。””可是,大家当妈妈,就没有宝宝了。”甜甜有点着急地说道。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当妈妈,而且她们希望既可以有”妈妈”,也要有”宝宝”。在这轮视频回顾中,孩子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游戏目标,而”谁来当妈妈”这个问题也成为几个孩子讨论的焦点。
在视频观看结束后,我组织孩子们分小组开展了圆桌小会议,由孩子们自由组合进行讨论,直到汤圆举起了手喊道:”这样好了,我看我妈妈做饭都会穿着围裙,我们也给妈妈做一个小围裙,这样谁穿上小围裙谁就是妈妈。””对,我妈妈也是穿着围裙做饭的。”甜甜立刻接过话说道,其他孩子听了,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在这场圆桌会议中,”妈妈的小围裙”就这样诞生了。
一个小约定:给妈妈选个小围裙
第二天,游戏开始了,按照之前约定好的,孩子们要先选好一件妈妈的小围裙。茜茜几人来到雨衣架前,很快选出了一件不一样的雨衣:”瞧,这就是妈妈的小围裙,只有穿着小围裙的才是妈妈。”可是深绿色的围裙只有一件,很快,几个孩子就开始争抢围裙。几个孩子虽然一下子想不到解决办法,但很明显,大家对于只有一件小围裙有点失望。”老师,我们下次能不能多准备几件小围裙?”汤圆灵机一动,很就有了主意。其他孩子连忙点头说道:”是呀,是呀,老师,下次我们要好多小围裙。”看到孩子们恳切的眼神,我立刻点点头答应她们:”当然可以,不过现在我们只有一件小围裙,来不及准备了,怎么办呢?”我想这也许是孩子们学习谦让的好机会,于是我继续问道,但几个孩子还是因为只有一件围裙陷入了僵局。
一场友谊赛:石头剪刀布决胜负
就这样,有几个孩子等不及就自己跑去玩别的了,只有汤圆、甜甜、小可、小雨和茜茜留在原地继续商量,很快茜茜有了新的想法,她大喊一声:”石头剪刀布吧,谁赢了谁穿!”
虽然,小围裙的约定还是引发了争抢,但孩子们在这次争抢中意识到了一件围裙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想了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定胜负。
一份角色单:梳理妈妈上岗职责
第三次游戏开始了,这一次,我提前给孩子们准备了五件小围裙,想着这样孩子们总不会再发生争吵了吧!果然,游戏一开始,几个想当妈妈的孩子就穿上了小围裙开开心心地游戏了。可是不一会儿,矛盾又发生了,原来五位妈妈都挤在一起做饭,不仅很拥挤,而且锅子、勺子也不够用;厨房被弄得乱七八糟,就算妈妈们做好了饭,也没有宝宝来吃饭,这也让几位妈妈有点难过。
游戏结束后,我没有立刻带孩子们回教室,而是和他们一起围坐在草地上开始商量。你们觉得刚才的游戏发生了什么问题?”妈妈太多,而且都挤在一起做饭。””也没有妈妈带宝宝出去玩了。””是呀是呀,妈妈还可以出去工作。”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他们很快意识到,原来妈妈不仅可以做饭,还可以做点别的事。
在听到孩子们的回答后,我引导他们一起制作一份”妈妈角色单”,于是我鼓励孩子们把妈妈可以做的事都画出来,这样以后我们玩过家家游戏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原来妈妈还可以做那么多的事,妈妈们也就不会都挤在厨房里了。
今天,甜甜终于如愿当上了”妈妈”,只见她和小可来到小桥边的桂花树下,她们先摘了一些桂花,然后在草地上拽了一些草作为葱花,回到厨房就往锅里加了水,然后放入桂花和青草,准备煮一锅青菜汤。一旁的小可帮妈妈递盐、油,然后准备好筷子和碗等。终于等到开饭了,”小心烫哦!”甜甜像一位温柔的妈妈提醒着宝宝。
当我走过去的时候,甜甜开心地朝我看了看,小眼睛一眯:”陈老师,最爱做饭了,我今天给宝宝做了很多好吃的。”此时的我也为甜甜竖起了大拇:”今天你是一位优秀的好妈妈。”
我是会修理的妈妈
当我走过沙坑边上时,小雨和一然正在搭建一张桌子,原来这两位妈妈今天出来上班了,他们是家具维修师。只见两人配合默契,一人扶着板,一人装支架。不一会儿,桌子的一条腿就安装完毕了。接着,第二条腿、第三条腿也陆续被安装成功,两个人都开心地竖起了大拇指。随后,两位妈妈把今天的劳动成果带回家和自己的宝宝分享。
我是爱打扫的妈妈
每次游戏快要结束时,地上就会出现各种脏乱差的现象,不过不要紧,因为我们有一位爱打扫的妈妈。很快,小鱼儿便拿来了扫把,然后一点点地沿着沙坑边缘的小路打扫,不一会儿,这条小路就变得干干净净。
反思:
1.以一种分享的方式回顾游戏问题。
2.以一种疑惑的态度破解角色密码。
3.以一种行动的体验推动游戏发展。
专家点评: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极为典型的游戏,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它往往是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中有什么,幼儿的游戏中就会有什么。故事中的汤圆和甜甜玩起了过家家的做饭游戏,却因争夺做饭的棒子而出现纷争,到底谁该做”妈妈”呢?教师组织孩子们在游戏后进行回顾、分享并通过小组圆桌会议来不断引导孩子们破解”妈妈上岗”的小妙招,不断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增添材料,最后通过一个小约定(给妈妈选个小围裙)、一场友谊赛(石头剪刀布决胜负)、一份角色单(梳理妈妈上岗职责)来化解孩子们游戏中经验的缺乏,从而助推孩子们游戏水平的提升。
让游戏保持纯真,让游戏点燃生命。
教师心得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极为典型的游戏,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它往往是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反映,故事从孩子们对妈妈角色的好奇展开,而汤圆和甜甜玩起了过家家的做饭游戏,却因争夺做饭的棒子而出现纷争,到底谁该做“妈妈”呢?教师组织孩子们在游戏后进行回顾、分享并通过小组圆桌会议来不断引导孩子们破解“妈妈上岗”的小妙招,不断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增添材料,最后通过一个小约定、一场友谊赛、一份角色单来化解孩子们游戏中经验的缺乏,从而助推孩子们游戏水平的提升。
从教育角度看,这个课程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它让我明白,幼儿教育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通过真实的体验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就像这次“新手妈妈”体验,孩子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锻炼了生活技能,培养了情感认知,学会了承担责任。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也至关重要。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教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让游戏保持纯真,让游戏点燃生命。
共读一本书,成长在路上。
愿:老师们在与书同行的日子里,
自信且谦逊,阳光而皎洁;
脚踏实地,心怀梦想。
遇见更好的自己。
—END—
做本真教育 育幸福儿童
编辑 |王 琪 朗读 |邓金英
初审 | 张雨柔 复审 | 甘路
终审 | 黄金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幸福幼教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