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实施与落实艺术课程标准,推动协同创新项目“唱游”课程高质量发展,丰富音乐教师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4月9日上午,北京教育学院第三期协同创新项目—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唱游”音乐课程融合实践研究暨奥尔夫教学法培训活动在顺一附小开展。北京教育学院项目负责人王元艳老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西辛小学教育集团、高丽营学校、顺义一中附属小学四所项目校的音乐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资深奥尔夫音乐教学专家莫卉卉为项目校学员们做“奥尔夫教学法”的培训。
莫卉卉简介: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心理学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理事及全国师资培训骨干讲师。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院校外聘讲师,北师大教育集团特邀专家。在全国多家教育机构及推广中心、幼儿园和中小学担任音乐课程策划、艺术教育指导专家,为各领域、各年龄段学生专项开发奥尔夫艺术课程。自2006年起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师资培训骨干讲师,曾先后在北京、河北、河南等12个省份进行师资培训及公开课演讲,其具有创新风格及生动活泼、清新自然的特色教学方法得到了全国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拥趸。
培训中,莫老师重点介绍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其在音乐唱游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结合自身丰富的学习和实践经历,分享了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让教师们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她指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多感官、参与性、游戏性和即兴性,鼓励孩子们通过身体的律动、语言的表达和乐器的演奏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让学生敏锐捕捉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它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的单一模式,为“唱游”课程注入了新活力。在“唱游”课程中,借助奥尔夫教学法,能将音乐知识与技能巧妙地融入各种趣味活动,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是游戏性。培训时,莫老师设计了诸多趣味音乐游戏。在以音乐为纽带设定游的戏时间段里,她将一对多的pk形式融入抢椅子游戏,引导教师们跟随音乐节奏行走或坐下,让老师们切身体会到音乐游戏中音乐感知与社交能力协同发展的过程。
游戏结束后,莫老师组织教师总结经验,探讨合作技巧与应对挑战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此外,莫老师通过示范和讲解集体舞教学,让教师们明白集体舞不仅能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在即兴创作音乐和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培训中,问好类歌曲教学、语言与物品的发现游戏、节奏与名称的游戏化教学等内容也依次呈现。莫老师通过示范、讲解,引导教师掌握这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节奏感。老师们在明快节奏中行走、拍手、身体轻摇,感受节奏的魅力,在趣味活动中掌握训练学生音乐感知力的方法,深切体会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多元魅力。
撰稿:田晓娟
照片:郑云方 田晓娟
复审:张梦娜
终审:杨文智
顺义一中附属小学
明道 养德 博学 笃行
顺义一中附属小学
校长信箱
您的心声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