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聚力,共探课堂新路径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学科教学创新,乐源学校小学部以第四届“乐小杯”优质课大赛为契机,组织语、数、英、艺体各科组开展专题教研活动。语文科组聚焦整本书阅读与任务群设计,数学科组深耕情境化教学实践,英语科组探索跨学科融合路径,艺体科组则将学科知识与科学思维巧妙结合。各学科以赛促研、以研促教,为教学实践注入新活力,展现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与课堂智慧。
语文科组三位骨干教师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呈现了深度与趣味兼具的课堂。
饶莎老师执教的《西游记》整本书阅读课,以“取经路线图”为线索,引导学生梳理情节脉络,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辩论等形式品析人物性格,在经典名著中感悟成长真谛。
周宏杰老师的《表里的生物》任务群设计独具匠心,围绕“观察·质疑·思辨”三大核心,创设“科学观察员”“辩论小达人”等角色任务,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文本内涵,培养批判性思维。
李姝老师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以史料为依托,结合情景朗诵、历史短剧与小组探究,引导学生感悟英雄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实现语文育人价值的升华。
数学科组立足生活化与实践性,让抽象知识在课堂中“活”起来。
熊琼老师的《推理》一课,以“校园探案”为情境,学生化身“小侦探”,通过线索分析、逻辑演绎破解谜题,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的严谨与趣味 。
王钦老师的《轴对称》则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从剪纸艺术到园林建筑,借助实物操作与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自主建构数学概念,课堂既有文化底蕴又充满探索乐趣,真正实现“数学之美,触手可及”。
英语科组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多维互动的语言实践场域。
洪玲燕执教的《Seasons》以“最喜爱的季节”为主题,融合AI技术、语文古诗词、自然现象观察与语言表达训练,学生在制作“季节手册”中学习气象词汇、描述气候变化,科学思维与语言能力同步提升。
刘雪忆老师的六年级阅读指导课,通过“问题链”设计与分层任务,引导学生从泛读到精读,逐步掌握预测、推理、归纳等阅读策略,课堂既有思维深度又彰显语言运用实效,为学生打开一扇“读世界”的窗口。
艺体科组以“跨学科融合”点亮课堂,让运动与思维共舞。
吴思豪老师执教的《哪吒勇闯天涯—传接球》,本课以“哪吒勇闯天涯”为主题,结合足球传接球技巧训练。通过趣味游戏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足球基本技能,课堂氛围活跃,深受学生喜爱。
夏婉琴老师执教的《立定跳远与游戏》体育课,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融入科学原理与数学测量: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起跳角度与距离的关系”,用皮尺记录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动作,在实践中优化技能;课堂尾声的“挑战赛”更将运动热情推向高潮,学生在汗水中感悟“学科联动”的实践魅力,真正实现“以体启智,以体育人”。
深耕教学,聚力前行
本次骨干教师示范课大赛,既是教学智慧的碰撞,更是教育初心的践行。语文的深度阅读、数学的逻辑生长、英语的语用实践、艺体的跨界融合,展现了乐源教师对课堂的匠心打磨与创新追求。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教研为引擎,以课堂为阵地,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
文字:洪玲燕
图片:各教研组
编辑:陈思杨
审核:林晓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