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推出的华南地区首个革命旧址情境化教育拓展包——《铁军大事记》正式“上线”,这是叶挺独立团建团100周年主题研学项目。该项目通过“展陈+场景+任务”三维驱动,打破传统红色教育的单向灌输模式,让学生们在自主探索中感悟铁军精神。
△研学活动中,肇庆市第七小学的同学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唱革命歌曲
△研学活动中,肇庆市第七小学的同学共同观看铁军纪录片。
△研学活动中,肇庆市技师学院的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制作竹排。
学生们拿着“探索包”里的研学手册、工具等,以小组的形式,化身“小战士”分赴纪念馆各展厅解锁沉浸式学习。在复原战士宿舍中,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模拟战士们如何打绑带;在复原政治研究会处,学生们学习演唱《国民革命歌》。大家在纪念馆展厅中借助铁军明信片、军事地图、手作材料等辅助道具,寻找定位展品、解码历史信息,并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相应任务。
△研学活动中,第七小学的同学们练习如何打绑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近2小时的探索中,大家仿佛回到那段烽火岁月,共同体验当年铁军奋斗历程。“我们学校就在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附近,从小我就知道铁军的故事,但是这次课程让我们感受特别不一样,沉浸式体验战士们的学习生活,让我更加理解他们,敬佩他们!”肇庆市第九小学潘余菁同学说。
△在情景化学习任务中,同学们拿着学习手册在展厅寻找答案。
这样的成效,让老师们深感满意。老师提到,在过往的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主动性欠佳。而铁军大事记拓展包的核心目标,就是将学习的主导权交回到学生手中。借助高度还原历史事实的任务设定,激励学生主动探寻历史,自主找寻“铁军精神是如何铸就的”这一问题的答案,使他们能够沉浸式地感悟当年铁军的奋斗征程,深切体会革命烈士们伟大的精神力量。
这套课程紧密围绕肇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的历史特色,按照1—3年级、4—6年级以及初中三个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设计,确保课程内容与各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匹配。课程发布以来,多所学校咨询报名,肇庆市第七小学、肇庆市第九小学、肇庆市技师学院等学校先后组织参与,师生们反响热烈。
△小学一至三年级《铁军大事记》研学材料包
△小学四至六年级《铁军大事记》研学材料包
△中学《铁军大事记》研学材料包
叶挺独立团在党史中熠熠生辉,是一座不朽的光辉坐标,更是当代青少年锤炼个人品格、构筑历史纵深思维的生动鲜活教材。然而,如何真正让红色文物“活”起来,使其所承载的历史与精神能被青少年深刻理解与传承,一直是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反复探索的关键问题。
为了创新研学项目,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大胆开放并共享馆内丰富资源,积极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通过与广东省内顶尖研学教育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历经打磨,最终精心量身定制出一套完美融合场馆独特历史文化特色与现代教育目标的课程包。
展望未来,纪念馆将持续深度挖掘并充分利用革命文物资源,不断探索创新学习方式。秉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核心的理念,通过强化互动环节、提升体验感,让革命文物切实转化为“大思政课”的生动教材,为全省红色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极具示范意义的“肇庆样本”。
文:陈明红、陈岚
图:宣教研究部
编辑:孙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