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报
热烈祝贺我园陈金梅老师在巍山县第十三届职工技术技能大赛中,荣获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技能“状元”称号。
教 师 风 采
陈金梅,女, 1981年生,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优秀学员,巍山县第一届幼儿园骨干教师,巍山县学前教育兼职教研员,文献幼儿园课题组成员。2000年8月分配至南诏镇新平小学新村分校,从事小学数学和语文教学工作, 2004年8月调入南诏镇文献幼儿园任教,现任中班组教研组长和班长。从教25年以来,始终坚守教育一线,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青春、热情全部倾注于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工作中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坚持致力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已在文献幼儿园这个温馨的大家庭工作生活了二十一年。二十一年的时光,我见证了一届届孩子的成长,我带领孩子们在小问号对对碰中求知,让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闪亮而自信;我带着孩子们在真实自然的生活中获得技能,让成长的步伐独立而坚定;我带着孩子们快乐游戏,让一串串笑声撒遍幼儿园的每个角落。而我也在这二十一年间,亲历了文献幼儿园跨越式的发展,并收获了自己的成长。
记得2004年8月,我从任教的小学调入文献幼儿园工作。报到时幼儿园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小”。进了大门往里走,就看见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缅桂花树,东边通向中院和后院,其余三面各有一栋土木结构的楼房,这三栋并不宽敞的小楼就是两个大班和两个中班的教室和午睡室。当时的教室和午睡室条件和现在相比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不大的教室里,容纳了幼儿学习、生活必需的物品后,就没有更多的活动空间了。午觉室在楼上,走上狭窄的楼梯,进入午觉室,小床摆得满满的,每张小床睡两个小朋友,不大的午觉室要容纳两个班小朋友。除了教室和午睡室,这三栋不大的小楼还被分隔出了办公室、教具室、保健室等,感觉每一个地方都被利用到了极致。沿着台阶走上中院,这里的房子更旧,都是当地常见的土木结构的二层小楼,门窗上的漆时间久了看起来一片斑驳,其中靠北边最大的一栋房子是幼儿园的舞蹈教室(兼下雨时的体育教室)。继续往里走,就是后院,后院也是幼儿主要的游戏场地,我印象最深的是院子里的“大白象”和炮仗花,现在“大白象”早已被丰富的游戏设施所取代,但墙头的炮仗花还是每年如期开放。院子中间有一个摇椅和一个攀登架,靠近南边有一个不大的沙池,就是这个不大的院子,承载了孩子们的欢乐时光,也成就了我的职业成长之路。
刚到幼儿园那年,每天上班我都觉得很忐忑。中师时我学的是幼师专业,但毕业分配时却进了小学,教起了语文、数学,当时以为今后已经没有机会到幼儿园任教。四年的时间,已经把自己的专业都丢得差不多了。到幼儿园后,上班时总是担心自己组织不好活动,也怕家长和小朋友失望。但幸运的是我在幼儿园遇到了自己的良师益友,搭班的张丽琴老师事无巨细,从幼儿入园晨检开始指导我,告诉我怎样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适宜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怎样组织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怎样开展家长工作……园领导只要有时间,就会和我交流谈心,和我聊工作、生活,教我怎样有效的组织活动,怎样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其他老师只要我有问题请教,总是不厌其烦的指导我解决。就这样,在园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工作。
到幼儿园的第五年,开始承担班长工作,当时,幼儿园教师配置比较薄弱,园长还带班。当班长的第一年,我就是和杨老师、饶老师两位园长搭班。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整天惴惴不安,一是几年没有当班主任了,担心管理不好班级;二是想到每天要和园长在一个教室工作,真是紧张得不得了。和其他老师讲起来,她们都鼓励我说:“不用怕,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跟着幼儿园业务水平最好的老师,能学到的东西肯定更多”。开学后,最先面临的是制定班务工作计划,自己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也不好意思请教杨老师和饶老师,只好和其他老师边问边摸索着写。我记得大概是开学第一周,有一天上班后,饶老师给了我一份稿子,她说她大概理了班务计划的提纲,让我根据提纲慢慢把计划定出来,有问题就问她。当时,真的觉得很感动,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有人在默默的关心、帮助自己,那种感觉真的无以言表。遗憾的是随着幼儿园的发展需要,结束了我和两位园长搭档的机会,虽然和她们一起搭档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半,但这短短的一年半,杨老师和饶老师从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家长工作等各方面对我进行了全面的指导,我的专业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工作也渐渐得到了家长和同事的认可,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专业自信,我成长的动力也更足了。
2013年,我有幸成为大理州幼儿园“杨晓勤名师工作室”学员,通过参加工作室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研讨,承担公开课,我的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2014年,在上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幼儿园成功升等晋级为云南省一级一等幼儿园,并开始在云南省幼教界崭露头角,而我也成长为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开始承担起教研组长的工作。在完成好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致力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积极参加新建园的帮扶指导,承担本园园本培训任务,扎实推进教研组教研工作,通过“青蓝结对”,做好幼儿园年轻教师的帮扶指导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多年的深耕努力下,我工作实绩优异,受到了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幼儿、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并获得镇级以上表彰奖励30余次,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优秀学员”,撰写的论文多次获省级奖励,在镇、县级教师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巍山县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技能状元”称号;屡次获“南诏镇优秀保教工作者” 称号。同时,积极参与幼儿园国家级、州级、县级课题研究和推进工作,在州级课题研究中担任课题组主要成员,先后参与完成《幼儿生活礼仪培养与研究》、《推进课程园本化促教师专业发展》、《探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探究园本课程内容构建的优化路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适宜性研究》等课题的实践研究工作,负责引领教研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成效显著。
二十五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在这二十五年间,幼儿园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我也在不断的成长进步。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教育之路没有终点,而我仍在路上……
供稿 / 陈金梅
编辑 / 王昭文
审核 / 饶琴燕
END
未经允许,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使用文中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