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捎来口信
在湿润的泥土里藏好一卷童谣
当小脚印踩着云朵的倒影踏入水田
大地便摊开信纸
等待稚嫩的手掌写下绿色的秘密
关于秧苗与指尖的初见
关于协作时碰撞的笑声
关于每株两掌宽的春天里
藏着一整个秋天的答案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春耕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开端,与自然节律紧密相连,一般从立春开始,延续至谷雨,核心时段在雨水至春分之间,此时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适合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春风拂面,是时候开启幸福小宝农场水稻插秧之旅啦,我园在2025年4月16日进行了水稻插秧活动,一场关于生命的启蒙课悄然开启。
前期准备
老师们给孩子们讲述了大米的成长故事,通过可爱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让孩子们了解了大米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珍惜粮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通过集体活动,孩子们认识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了解了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萌发小朋友对袁隆平爷爷的敬佩之情,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用一生耕耘造福我们,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
在师幼互动中,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主动探索,学习培育水稻的方法。
并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故事、儿歌等向孩子们科普了春耕知识,介绍了打秧苗、插秧的步骤,让小朋友们对插秧劳作有了初步的了解。
走进湿地公园看秧苗培育。在湿地公园的秧苗培育区域,一排排绿油油的水稻秧苗出苗整齐、长势喜人,这里有一万多份秧苗材料,每一份代表着不同的基因,科学家们通过授粉的形式,研发出米质好、虫害少的优良水稻品种。如果把天地变成我们的课堂把社会当成学校,大自然将会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石狮市种业发展局的叔叔阿姨也支持小朋友们的勇敢尝试,提供了本次活动的所有秧苗,鼓励小朋友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广度与深度。
插秧进行时
“我们秧苗要插稳,行距要均匀,这样水稻才能茁壮成长。”国投集团园林部的专家伯伯用亲切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插秧步骤,并现场陪伴和指导孩子们插秧,孩子们认真聆听,认真执行,用自己的小小力量呵护每一棵秧苗。
支持和陪伴孩子们的还有各班级的家长志愿者们,他们默默守护在孩子身边,为孩子们分秧、维护孩子的安全……,为孩子们的体验活动保驾护航。
孩子们在老师、专家和爸爸妈妈的指导下挽起袖子,小心翼翼地将嫩绿的秧苗一株株植入土壤。
脱下鞋子、穿起雨鞋、卷起裤腿, 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们一起踏进水田, 开启了真正的“春耕挑战”。
右手捏住秧苗根部,左手辅助分株,指尖轻轻一压,秧苗便笔直地立在泥中。
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捧着的泥土里,藏着阳光的温度、雨水的记忆,还有让秧苗站直的小秘密。当稚嫩的手指触摸到根系时,让”粒粒皆辛苦”不再是遥远的诗句,而是掌心真实的温度。
尽管泥水溅满脸颊,但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绿苗成行,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成就感。
卷起裤腿,脚踩稻田,孩子们在泥泞的水田里有模有样地插起了秧,弯腰、拆秧、插秧、固定、后退……看似简单的插秧动作却让孩子们深深体会到劳动的不易,更明白“粒粒皆辛苦”的深意。
这场与泥土的亲密对话, 让教育回归最本真的模样。 孩子们在躬身插秧时读懂了 “一粥一饭”的重量, 在协作测量时触摸到自然的数学之美, 更在沾满泥巴的掌纹里, 种下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期待。
春风记得,有一群小农夫
把成长的答案写进了秧苗的间距里
在土地与心灵的对话中
我们收获的永远比播种的更多
我们对水稻探究还未结束
敬请期待吧……
文/林小慧
图/大班年段教师、家长
编辑/施丹雅
初审/洪紫萍
复审/黄雅莉
终审/黄映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