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展示教师教学风采,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奈曼旗中心幼儿园开展了教师公开课活动。本次活动的主旨在于回归教育本真,寻求最基础的教育,探索游戏化教学模式。老师们精选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呈现了一节节精彩的教学活动。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儿歌,儿歌中的角色也都是小朋友们特别喜欢的。王海静老师结合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运用教师示范、角色扮演、乐器表演等形式,赋予了儿歌新的活力。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叽叽喳喳的说着,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田婧老师用柔美的声音朗诵了诗歌的内容,生动的展现了散文诗的魅力,让幼儿也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美。
我们都是妈妈的娃娃,那雨是谁的娃娃呢?哈哈,雨是云的娃娃!雨娃娃蹦蹦跳跳自天而下,走到大海,走到沙漠,走到屋檐下,走进森林,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发出美妙的声音,为大自然增添风采。在赵蒙老师的引导下,雨娃娃的俏皮和可爱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幼儿对于雨的作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看图说话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史安静老师为幼儿出示了四幅图片,让幼儿说一说图片的内容。同样的图片,因为幼儿不一样的想像,就被编排出了不同版本的故事。故事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来编写。
想不到吧,一场激烈的辩论赛竟然在幼儿园上演了!辩题是“上学好还是放假好?”正方和反方的萌娃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江白雪老师的这节活动,让小朋友们首次接触到了“辩论”,也让我们看到了幼儿园语言课程开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拍花箩》这首儿歌,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融合了数数、一字歌等元素,句句押韵的语言格式使得儿歌的趣味性和韵律感更加明显,深受幼儿喜欢。李丙燕老师以游戏互动、句式仿编的方式让幼儿体会了儿歌的韵律美。
你去过“颠倒王国”吗?听说那里的一切都是颠倒的,而想要参观颠倒王国,就必须学会说《颠倒歌》。颠倒王国趣事多,赵婧老师通过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颠倒”的事情有什么。这既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考验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水平。
嗡嗡嗡,嗡嗡嗡,你猜猜两只蚊子相遇后会聊些什么呢?大蚊子说:“我能吃颗枣。”小蚊子说:“我能吃个梨。”没错,它们在“吹牛皮”!乔建羽老师通过这首充满趣味性的儿歌让小朋友们了解了“吹牛皮”的含义,掌握了不同事物数量的衡量单位——量词的使用方式。
威风凛凛的大狮子和机灵聪明的小老鼠是森林里最好的朋友。不过,一开始大狮子可是瞧不上小老鼠的呦,它一直骄傲的认为小老鼠长得那么小,肯定也没什么本领。一次遇险经历中,恰恰是小老鼠用尖尖的牙齿咬断了猎人的猎网,把大狮子救出来的。这让大狮子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可以随便瞧不起人。孙玲玲老师通过精准的提问、精确的示范,将故事完美的进行了呈现。
绕口令是一种民间传统的语言游戏。具有趣味性,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郎艳娟老师结合班级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了小组闯关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在玩中学。当幼儿清楚的说出绕口令内容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还有自信心和成就感的提升。
《月亮粑粑》是一首流行于湖南长沙的一首童谣。后来被人们改编成了不同版本的民歌。“粑粑”是一种饼,“月亮粑粑”是指月亮像饼。陈琦老师通过这一活动让小朋友们初步感受了方言的特色,引导幼儿了解我国各个地区的人们说话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小朋友要从小学说普通话。
小朋友们对“变身”似乎都很着迷,而且对于“变大”还是“变小”,每个人的愿望也是不一样的。李佳美老师通过游戏互动、故事讲解、自制立体书展示等环节让幼儿深刻体会了故事的诙谐和幽默。
《谁的耳朵》是一首常识性儿歌,句式简单工整,内容活泼有趣,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容易学习理解和记忆。孙永侠老师结合儿歌的内容,制作了精美的教具,设计了有趣的互动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便掌握了知识。
胡玉雯老师以绘本故事为主线,带领幼儿学习了“9的分解和9的减法”。这种创设情境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这本书融合了数学中的计数、数量的比较、统计等概念,讲述了15只老鼠在面对猫的危机时,如何通过集体智慧,解决问题,最终过上幸福生活的有趣故事。王小会老师通过提问“你觉得猫和老鼠谁更聪明”引发幼儿积极讨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幼儿变身“小小统计员”,积极思考,帮助小老鼠们挑选送给猫的礼物。
这是一个很温馨的故事,小动物们听说章鱼先生过生日了,就纷纷送来了礼物,但是章鱼先生自己却忘了准备蛋糕。崔紫轩老师结合绘本内容,设计了充满惊喜的教学环节,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点数能力并让幼儿学会了数物对应。
数的形成是幼儿数学启蒙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杨红老师结合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幼儿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并感知,锻炼了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爱的青蛙公主过生日啦!小青蛙过得是几岁生日呢?小朋友们通过点数蜡烛的数量知道了小青蛙4岁啦!文玉老师围绕着这一情境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教学环节,充分的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热情,锻炼了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合作能力,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王淑涵老师以“风”这一自然现象为选材,设计了玩风车、玩报纸、抓风等游戏,让幼儿体验风”看不见、摸不着、可以感受到“的特点。通过实验帮助幼儿理解风的形成原理,并结合生活实例让幼儿了解风的作用和危害。有趣的游戏和实验现象激发了幼儿探索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兴趣。
张铮老师在活动中,以轮胎为“石头”,以“警戒线”为河岸,通过创设河水变宽或变窄、大雨把石头冲走的情境,引导幼儿不断思考“过河”的方式。通过示范、反复练习让幼儿掌握了“跨跳”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技能,增强了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锻炼了幼儿的意志力。
张路明老师向幼儿介绍了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引导幼儿欣赏了蒙德里安的经典代表作《红黄蓝的构成》,鼓励幼儿运用卡纸、瓦楞纸、画笔大胆创作小镇的建筑。小朋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通过欣赏感受、想象创造,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每节活动结束后,会进行评课环节。评课分为教师自评和听课教师评价两个环节。教师们通过说课、反思,聆听他人建议,彼此交流成功的经验,教学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本次公开课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互相学习的平台,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收获很多。希望所有教师都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编辑:王淑涵
初审:吴海艳
复审:郭 婧
终审:高秀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