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感动的文化传承:如何用传统节日游戏培育幼儿民族认同感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感动的文化传承:如何用传统节日游戏培育幼儿民族认同感

那些藏在游戏里的文化密码:一位幼教人的传统节日手记

记得去年冬至,我带着孩子们玩”九九消寒图”的游戏。当第一个小朋友用稚嫩的小手在梅花瓣上点上第一笔时,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小脑袋都凑了过来,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文化传承最动人的模样,就藏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里。

一、游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个窗口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们对节日的期待,往往是从某个好玩的游戏开始的?元宵节的灯笼猜谜、端午节的五彩绳、中秋节的兔儿爷彩绘…这些活色生香的游戏就像一把把金钥匙,轻轻松松就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我特别喜欢看孩子们玩”击鼓传花”时的样子——鼓点响起时紧张得屏住呼吸,花传到手里时笑得像朵太阳花。这种纯粹的快乐,比我们苦口婆心说一百遍”传统文化很重要”都管用。

二、让文化”活”在指尖上

在幼儿园这些年,我最得意的就是设计了一套”节日游戏百宝箱”。清明时节带着孩子们用柳枝编花环,立夏那天玩”斗蛋”游戏,重阳节用茱萸香囊玩捉迷藏…这些活动从来不需要刻意说教。有个叫小雨的孩子,就是在玩端午香囊游戏后,突然仰着小脸问我:”老师,为什么古人要挂香囊呀?”你看,好奇心的种子就这样悄悄种下了。

三、在欢笑中织就文化记忆

去年春节前,我们组织了一场”小小庙会”。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糖画、剪窗花,最妙的是设计了”十二生肖闯关游戏”。看着他们穿着红棉袄在教室里穿梭,把”年兽”追得满场跑,我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着奶奶学包饺子的场景。这种温暖的联结,不正是文化传承最本真的样子吗?有个家长后来告诉我,孩子回家非要教全家人玩”投壶”游戏,把客厅变成了迷你庙会现场。

四、给传统游戏加点”新调料”

当然,完全照搬老游戏也不行。我发现把传统元素和现代游戏结合,效果出奇地好。比如把”丢手绢”改编成”传中国结”,在”老狼老狼几点了”里加入二十四节气知识。最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会自发地创新玩法——有次玩蹴鞠,他们居然想到用废旧报纸做”古代足球”,还像模像样地行起了拱手礼。

站在教室的窗前,看着孩子们玩”跳房子”时留在水泥地上的粉笔印,我突然觉得这些歪歪扭扭的线条就像文化的脉络,虽然稚嫩,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活。或许真正的文化传承,从来不需要正襟危坐的说教,它就藏在那些让我们会心一笑的游戏里,等着被一代代孩子用欢笑继续传递下去。

(后记:上周收到已经毕业的小宇寄来的明信片,上面画着他和妹妹玩”斗草”游戏的场景。这大概就是做幼教最幸福的时刻——看见文化的种子,真的在孩子心里发了芽。)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感动的文化传承:如何用传统节日游戏培育幼儿民族认同感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