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童话剧展示现场
童话剧表演是我园“开放教育”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深受幼儿的喜爱,它是根据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表演的游戏。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园幼儿童话剧表演的研究,我园曙光园区在副园长李爱玲和分园园长杨柳的引领下,借鉴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及两岸三地幼儿戏剧教育专家的关于幼儿戏剧表演的先进理念,特别是许卓娅教授对幼儿戏剧表演的游戏性、趣味性、整合性、全体性的理念。本学期与老师们一起开展了深入研究,从观摩优秀的展示录像开始,到自己选择孩子喜欢的故事内容——改编成适合全班参与表演的剧本——精心挑选符合情境、情节、角色的乐曲——引导幼儿深度挖掘故事的情感——带领孩子表演、排练……老师们一步一步,扎实、有效的开展起园本戏剧表演实践活动。
近期面向各五所园区的老师们师,以及曙光园的家长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幼儿童话剧展示分享活动。 努力和汗水的付出,总能缔结出丰硕的果实,在一系列的展示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让每一位欣赏者赞叹、感动——他们在表演中落落大方,一个个认真投入,剧中角色被可爱的孩子们表现得生动、逼真、富有情趣,现场不时地响起观众、同伴们热烈的掌声、笑声、赞美声,气氛异常热烈。我们欣喜地看到了积极向上、自信快乐的幼儿。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园幼儿童话剧表演的研究,展示之后,观摩的教师就童话剧的内容选择、音乐编排、幼儿表演指导策略上的困惑和疑问展开讨论,曙光园区吴林燕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带领幼儿深入挖掘故事情感、竞选我喜欢的角色、编排过程中的从大集体到小部分再到个别指导的有效经验,分园园长宋虹提出,童话剧的展示需要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幼儿乐于参与,编排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动态增长的过程。分园园长孙琦指出,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小班幼儿可以音乐、游戏更多一些,注重游戏性、趣味性,中大班可以更加深入的挖掘情感,提升幼儿的表现力。副园长李爱玲向大家介绍了我园戏剧表演的研究历程,鼓励教师们遵循幼儿戏剧表演的游戏性、趣味性、整合性、全体性的特点,勇于实践、勤于研究、积极创新、乐于反思,不断推进我们的表演研究。
随后,副园长朱泳高度赞扬了老师们日常持续、有效的研究,这种研究即让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素养得到发展,又收获了幼儿的自信、大胆,提升了我们的职业幸福感。同时她指出,要将我们的童话剧研究与我们日常的表演游戏研究有机结合,也要有所区分,互为补充,这样对幼儿的发展才更有作用。
最后,宁园长带领大家从童话剧的定义进行解析,指出童话剧的表演跨越了传统意义的表演,融合了故事、音乐、动作、科学等多个领域,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体现了幼儿学习、发展是一个整体。在童话剧的编排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智慧得到提升;在童话剧的表演中,幼儿的个性得到张扬。同时宁园长提出在研究中,教师要注意尊重童话剧的完整性、注重引导幼儿对每个角色的细致理解和情感的挖掘、不断满足幼儿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愿望。希望老师们能够在研究中发展自我,在发展中愉悦自我!
园领导带领教师们积极开展幼儿童话剧表演的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