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缝香包
活动形式:手工制作
材料准备:川芎、香附、山奈、苍术、白芷、艾叶、辛夷、薄荷、雄黄等中药香料磨碎、针线若干、剪刀、笔、各种漂亮花色的布
音乐准备:《水边的阿狄丽娜》
参与人员:小、中、大班幼儿及家长
制作方法:
1.用笔在布上先画出自己喜欢的香包形状各两面,用剪刀沿线剪开。
2.再用针线沿布边先缝合三面。
3.把准备好的香料装入香包后缝合即可。也可在香包上面缝一些小装饰的图案。
活动过程:
1.播放《水边的阿狄丽娜》做为背景音乐。
2.每个家庭为一组,爸爸主要负责缝制,幼儿和妈妈等其他家庭人员配合选择药材和装药材。
3.香包制作完成后,幼儿之间可以互相赠送,也可在活动中多做几枚,送给自己的家长。
活动寓意:
香包,又称香囊、香缨,俗称香布袋、料布袋。端午节系香囊的习俗和制作,民间由来已久。香袋中装有白芷、艾叶、辛夷、薄荷、冰片等中药香料,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或佩带在身,或挂于帐,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
现在的家长基本上都为八零后,平时在生活中都很少有机会动手拿针线缝制物品。在观念上,大家都认为针线活是妈妈的工作,所以今天的活动要从根本上改变大家的这种意识,让粗线条的爸爸们来亲手尝试一下针线活。既可以锻炼爸爸们的细心,体会针线活的乐趣,也可以增进和家人的情感,培养一家人的团结合作的意识。同时,通过活动也让幼儿和家长了解制作“香布袋”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温馨提示:
香料:选取准备好的香料,每种用量可以在5克-20克之间。
香袋:可用锦缎、绸或棉布缝制,根据个人喜好,可做成长方、方、圆、菱、鸡心形等各种形状,亦可绣上自己喜爱的花、草、鱼、鸟等图案(参考图如下),佩戴身上,既可防疫驱疫,又可以作为饰品佩戴。
把所有药物放入缝好的布袋中,如果是挂在家里,可以做一个大些的,如果随身携带,就把研碎的药材混合好,分成小份装入布袋中。
二、戴五丝
活动形式:手工制作
材料准备:“五丝”线若干根、剪刀
音乐准备:《苏南小曲》
参与人员:小、中、大班幼儿及家长
活动过程:
播放《苏南小曲》做背景音乐,教师引导参加活动的家长及幼儿做“五丝”。教师可根据家长和幼儿的能力,引导将“五丝”编制成各种花色和花样。也可选择把照片彩打出来给家长做参考,或是老师自做几个样品做示范。
活动寓意: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五彩线的五色代表五行,汉代信仰五行阴阳之说,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端午节这天,太阳未出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三、挂艾草、菖蒲
活动形式:亲子互动式
音乐准备:《嘻唰唰》
参与人员:小、中、大班幼儿及家长
活动准备:每个班人手一份艾草或菖蒲、蒙眼布
游戏规则:
1.全体幼儿在教室围成一个大圈,每家选出一个家长为代表。
2.家长代表用蒙眼布蒙住眼晴站在大圈的里面,然后跟着老师播放的背景音乐《嘻唰唰》自由跳舞。
3.幼儿在家长代表周围围一个大圈,跟着音乐转圈,当幼儿听到音乐声停了之后就停止不动。
4.圈内的家长代表去摸幼儿,找到自家的宝宝。
5.摸对者就可以领到一束艾草或菖蒲做为奖品;如果摸错,换下一位家长代表继续游戏,外圈的小朋友不能说话。
活动过程:
1.教师简单介绍艾草和菖蒲以及它的寓意。
2.然后引导全班家长及幼儿玩游戏“盲人摸象”。摸对的幼儿和家长就可以到教师处领取一束艾草或菖蒲做为奖品。
3.在离园后,家长可带着幼儿把艾草插在自家或别家门口(参考图如下)。
本文所需的背景音乐可长按复制此链接,用电脑端打开,即可下载:
https://fsimg1.kejian.youshijiaoyan.com/2018/05/BB91B4C8-9160-FBDC-6EBE-BEF02107750F.zip
延伸阅读:
端午节还在包粽子赛龙舟吗?快来看看这出舞台剧表演(含台词和音乐下载)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文字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