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来源
随手画一个圆,孩子们便会想象“圆圆的太阳”、“圆圆的气球”、“圆圆的苹果”、再添一个圆,孩子们又会想象“像眼镜”“像小鸡”…在孩子的童心世界中,图形是奇妙的,千变万化的;在日常生活中,图形是常见的,圆的球,方的窗,三角的饼干。家里有图形,幼儿园里有图形,马路上有图形,连小朋友的身上也有图形。图形在幼儿主题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大自然、大社会蕴含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幼儿观察、比较、认知、创造的最理想素材。本主题尝试从幼儿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图形入手,在找一找、说一说、拼一拼、摆一摆的过程中,引领幼儿进入奇妙的图形世界,关注周围生活中的各种图形,辨认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并大胆地尝试和体验图形组合的千变万化,让幼儿尽情享受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主题目标
1.认识一些基本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初步学习图形的匹配、分类等。
2.乐意感知周围环境中自己喜欢的物体的多种形状,以及各种形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能在游戏中大胆尝试、主动交往,分享共同游戏带来的快乐。
4.会用拼贴、泥塑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喜爱之物。
主题网络图
区域结合
美工区
1.提供彩泥、几何图形摸具供幼儿泥塑几何图形。
2.提供各种形状、颜色的腊光纸供幼儿组合拼图形。
3.提供大小不同的形状启发幼儿添画。
益智区
1.图形卡片接龙。提供图形卡片供幼儿玩接龙游戏。
2.神秘的摸箱。提供不同形状的积木,让幼儿摸摸,说说积木的形状。
生活区
1.提供多种形状的饼干、果酱,引导幼儿根据形状配对做夹心饼干。
建构区
1.尝试根据积木的形状进行对称建构。
1.康领域
《我和球儿一起玩》
《图形匹配》
2.语言领域
《红红的小东西》
《方脸盘和圆脸蛋》
3.社会领域
《图形食品品尝会》
4.科学领域
《有趣的图形》
《汽车跑得快》
《图形宝宝找朋友》
5.艺术领域
《圆 圆 圆》
《小鱼吐泡泡》
《快乐的小鱼》
《图形灯笼》
主题活动详案3篇
活动目标:
1.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认识。
2.能完整说出“这是由**和**拼成”的句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重点: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认识。
活动难点:进行图形拼贴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组成小路(各图形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人一份。
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以情境式“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引入主题。
引导语:今天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呢,我要请小(2)班的小朋友们去看画展,你们高兴吗?
二、中间部分
(一)走路去“森林博物馆”看画展。
引导语:去森林博物馆要经过一条小路,然后才到博物馆呢。现在山羊伯伯要带你们去走一走。
1.提问
(1)这条路好奇怪,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啊?
(2)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圆形)那这有几个圆形呢?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3)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三角形又有几个呢?
(4)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形状?(正方形)它又有几个呢?
(二)看画展。
1.说出都有什么画?
2.你们知不知道山羊伯伯这些画是怎么画起来的呢?
3.依次问:这画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三)幼儿操作:拼贴画。
1.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山羊伯伯今天碰到了难题了。因为我还想请很多的小朋友来看我的画展,可是我的画太少了,我还有这么多的画板是空的呢。你们愿不愿意帮山羊伯伯一个忙来完成这些画呢?
2.请幼儿坐到地板上开始操作。(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山羊伯伯将小朋友们完成的拼贴画展示出来。
三、结束活动
走小路回去并请其他的小朋友来看画展。
活动目标
1.能将几何图片正确地与图形图案进行匹配。
2.能按指定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重点:能将几何图片正确地与图形图案进行匹配。
活动难点:能将几何图片正确地与图形图案进行匹配。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一篓几何图形片、教师事先在场地上画好若干个大的几何图形图案。
经验准备:有过一一对应的基本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热身活动
1.引导幼儿进行队列整理。
2.热身活动。
二、中间部分
(一)找图形
1.教师在场地一段将图形散落,请幼儿去拿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2.拿到图形后回到做操场地,请幼儿自己按图形分分组。
(二)游戏说明
1.游戏规则:按教师的指令走到与自己手中相同的几何图形中,游戏可重复多次进行,引导幼儿每次选择一种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片,教师还可以发出跑、跳等多种指令让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2.游戏要求:在游戏中换图片的过程中不争抢,可以交换;在跑跳的过程中不推挤,安全第一;换图片以后自动分组,准备听指令做动作。
3.游戏开始
(三)总结讨论
1.在活动过程中你们觉得经常出现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你们觉得怎么解决更好?
3.将讨论结果带入到游戏中实验。
三、结束部分
(一)将图形宝宝分类送回家。
(二)鼓励幼儿自己在美工区自己制作图形宝宝。
活动目标:
1.知道能把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放在一起组合成新的图形,感受图形间的组合、变换。
2.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能把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组合成新的图形,感受图形间的组合、变换。
活动难点:图形间的组合、变换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各一个;小三角形若干;每个孩子一套操作学具;机器人两个、音乐.
经验准备:对的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有经验积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和图形做游戏(目的: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指认图形并正确命名
提问:转动图形,结果会怎样?
2.教师小结:图形的方向改变了,但形状不变。
(二)重点复习三角形
1.知道三角形有几个角?有什么不同?几条边?
2.边有什么不同?几条长边?几条短边?
二、中间部分
(一)初步尝试
1.今天我来请聪明的孩子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利用边碰边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请个别孩子来尝试。
2.教师小结: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利用边碰边的方式可以变出正方形、大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三种图形。
(二)孩子们利用四个三角形自由组合拼摆不同的形状。
1.用四个相同的三角形聪明的孩子能变成什么?孩子们组合拼摆,教师巡回指导。
2.请几个孩子到前面黑板上拼一拼。
3.分享交流拼摆结果:四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哪些形状?请个别孩子来说说每个图形是怎么变成的?
4.教师小结。
(三)看组合计算
1.教师出示其他的图形让孩子们尝试计算有几个三角形组合而成。
2.教师出示两个机器人,引导孩子们观察它每一部分的形状,提出要求后,将孩子们分成两组合作玩游戏。
3.教师提出要求后孩子们玩游戏。
三、结束部分
(一)分享交流游戏结果。
(二)教师小结
延伸活动:图形宝宝主题墙 | 不用“方”,这几款主题墙内容丰富又好看
以上部分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