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这两天断断续续写完的、最迫不及待想和你分享的一篇文章:
这才是中年女性最想要的友谊
——没有嫉妒、没有雌竞,有的是情绪价值的共鸣,以及一起向上的决心。
01 缘起
前天看完张越采访涂凌的视频,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这种震撼不亚于她采访刘小样时的感动。
这份感动来自三个层面:
首先,一个配角演员的生命力深深打动了我。
涂凌虽演过十几个“妈妈”角色,但我此前从未记住她的名字。通过这次采访,她整个人变得鲜活而真实,散发着独特的力量。
她对表演的理解令人印象深刻:“每接到一个‘反派’角色,我从不简单地将其定性为坏人。因为没有人天生邪恶,她必定有她的苦衷。找到这些才能演出人物的真实。”
其次,采访者张越的真诚打动了我。
她不做作、有一说一,既不恭维也不苛责,展现出独特的思考和节奏掌控力。她会直言不讳地谈论涂凌的“待客标准”,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生活态度——“没什么美学追求,只想省事,哪个近喝哪个”。
这种如闺蜜私聊般的采访,让两个真实的灵魂得以碰撞。
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令人向往的中年女性友谊。
——没有傲慢、没有成见、没有吹捧,只有两个人自在地畅聊、做菜、共进晚餐,一起干杯大笑。
这样的画面让我内心涌动着暖流,不由自主地变得柔软。
02 看见自己
作为一个中年女人,我曾以为自己不需要友情。
一方面,工作和家庭琐事已耗尽我的心力;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够强大,很少需要向人倾诉,即便有,也能通过阅读、写作或听音乐来排解。
但真的是这样吗?
恰恰相反。一个普通的采访视频能触动我如此之深,正说明我内心深处对美好友谊的渴望。
我自觉是个带着文艺气质的人——就像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有时会说些云里雾里的话,给人距离感,用彤彤妈妈的话说就是“走在云端之上”。这种看似“傲慢”和“高冷”的形象,让我不善于与人交往。
我常困惑:为什么朋友们不找我聊天?当然,我也很少主动联系他人,总觉得无话可说。
这或许就是我人缘欠佳的原因。习惯了独处,我不愿主动靠近他人——除非他们先向我走来。
03 价值观的错乱
直到前段时间读完《专注的真相》,我才意识到朋友对我而言一直很重要。这些年忽视友情的根本原因,在于我的价值观排序出现了错乱。
我的注意力分配是:世界第一——紧跟时代、掌握信息;其次是同事——并肩作战的伙伴;再是客户——关系到饭碗;然后是家人——最亲密的人;最后才是自己和朋友。
而正确的顺序应该是:自己>家人>朋友>同事>客户>世界。朋友应该仅次于家人。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
比如,与彤彤妈妈和菀菀妈妈讨论“三个小白妈妈学AI”的选题时,我开始更多地分享生活经历、个人困惑和价值观,我们之间的交流因而也变得更真诚立体。
04 get到友情的重要性
坦白说,正是通过这一个多月以来与彤彤妈妈和菀菀妈妈的深入交流,我才真正体会到久违的真实连接的美好。
——原来中年女人不是不需要友情,恰恰相反,我们太需要了。
就像昨天,我在群里“突发奇想”,说等陈皮上幼儿园后创立一个小而美的公司,哪怕就我一个人也挺好,也欢迎你们加入。
彤彤妈妈立即回应:“带着我们!你让我佩服的是,你不仅让自己变好变强,还带着我们一起进步。你为自己的热爱和价值观努力,还能去实现理想。虽然我们能力有限,但可以跟着你,既能赚钱也能实现价值。”
这样的回应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表面看是我一时兴起的一句话,但只有我知道这个想法的萌发绝非偶然。
如果跟队友分享,我都能猜到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停追问:为什么要开公司?你想好自己要做什么?你的盈利模式是什么?需要投入多少钱?有哪些风险?说到最后,我可能连继续谈论的勇气都没有了。
但现阶段我需要的不是可行性分析,而是先将想法转化为行动的勇气。
诚如海伦·凯勒所言:“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都是从不可能中诞生的。”
在我看来,做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可行性,而是你是否准备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彤彤妈妈的鼓励,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女性友谊的美好。
05 什么是美好女性友谊
在我看来,美好的女性友谊,或多或少具备了以下特质:
第一,没有嫉妒,而是互为镜像。
就像宋小花评价杨天真:“美丽没有天花板,自卑才是无底洞。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你真的没有短板,而且你越来越开阔。”她毫不吝惜真诚的赞美,甚至感动落泪。
在真正的友谊中,看到朋友更优秀时,不会感到威胁,反而充满期待——“她能做到的,不久后我也一定能学会”。
就像陈芋汐和全红婵,这种互为镜像的成长模式,可以让女性成为照见彼此的明镜。
第二,没有雌竞,而是共同结盟。
当颜怡颜悦面对“会喜欢同一个男生吗”的提问,给出的答案是带着锋芒的否定:“我们不可能反目成仇,永远不可能”。
这是一种超越雌竞的底气,竞争可以坦诚相对,“哪怕我对你有竞争情绪,但这不影响我对你的喜欢”。
相反地,就像我们三个小白妈妈,恰恰是因为弱小,所以选择了共同结盟,反而激发了各自的能量。
第三,情绪价值的交换和共鸣。
彤彤妈妈在谈到女性能提供情绪价值的时候,开阔了我对女性美好情谊的认知视野。
她说自己与每个朋友都有独特的相处方式:有人常联系,有人偶尔问候;有人聊饮食,有人谈育儿,有人八卦闲聊——并不是说表忠心或者拍马屁,只是说,你们带给我的感觉和情绪,都是我的宝贵的存在。
这也印证了波伏瓦所说:“女性友情是共同命运,她们追求的,首先是肯定共同天地。”
第四,一起向上的决心。
说到一起向上的决心,不由地让我想到彤彤妈妈说的话:“你活成了我理想的样子”,“女性一旦强大起来,真的比男性更厉害,实现的意义更深远。”
这种力量让我想起贾玲和张小斐的美好情谊。当张小斐还在演艺事业低谷时,贾玲坚定地对她说:“你离爆红只差一部戏。”这不仅是预言,更是一份深沉的信任,后来成为了比任何剧本都动人的救赎。
当一个女性跌入低谷时,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友情——“我相信你,因为我相信自己”。这份信任不是盲目的鼓励,而是建立在对彼此潜力的深刻认知上。我看到你身上的光芒,正如我坚信自己终将绽放。
朋友如藤蔓交缠,共同向上生长。在美好的女性友谊里,我们既是彼此的镜子,也是对方的光。用真诚滋养友情,用共鸣加深理解,用行动支持梦想,让每个人都能生长为更好的自己——打破束缚,一直向上,永远向前。
我想,这才是中年女性最渴望的友谊。
06 致我的天才女友们
最后,我想对所有女性朋友说:
感谢你们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感谢那些陪我走过特定人生阶段的天才女友们。
坦白说,这几年,我感觉自己的转变还挺大的。
从前的我感性充沛,常需情绪出口,对生活有吐不完的槽点。现在通过阅读、写作,我变得更加清晰理性,同时,也学会了自我排解。不再有那么多需要倾诉的情感,也就觉得联系不联系朋友都无所谓了。
看起来这是一种认知的误区,但反过来说,其实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向内觅探的过程,我才发现了自己价值观的错乱——实际上,是不是需要朋友,这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优先次序的选择结果,而这种结果是由你的注意力构成的。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想来,一个(失业的)中年女人所要面对的未来,该来的都会来———实在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正如我昨天看到的:
周轶君谈自己有感于白居易的一首诗,挺受鼓舞——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不用焦虑,你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没错,我的春天才刚刚开始,你们的春天也是一样。
尤其特别感谢这些年对我不离不弃的朋友们——任凭时间流逝,谢谢你们仍向我走来。
而现在,我也准备好了,要更多地走向你们!
胡不喜
2025年4月4日
相关视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