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2月,我们班户外游戏在沙水区,在观察到游戏材料不足的情况后,园所及时给予支持,增添了铲子、水桶及海洋球等。对于新增添的游戏材料孩子们爱不释手,他们通过游戏材料的使用不断的创造着他们的玩法,这一天若伊、依依、宗洋拿来了一些pvc管,他们又会玩出什么新花样呢?
实录
1、创意造桥
游戏刚开始小锐迫不及待的打开水龙头,他把水龙头开的大大的,很快一个小水池出现,小锐兴奋地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河。”
依依在材料区拿来PVC管,她在用半根pvc放在水龙头下面,半根缺口pvc管放在另外一边,上面放半截pvc管,她在开关水龙头看着水流,宗洋拿了半根黄色的PVC管开口说道:“要不,咱们做一个跨海大桥吧!”依依非常兴奋转头看着老师:“老师我们要做跨海大桥啦!”
2、第一阶段反复尝试
宗洋又拿来了一些pvc管放在小河里,若伊先拿了缺口pvc 管进行尝试,两根半截水管立在两边,一个半截水管放在缺口上,她又拿来半截pvc管连接在第一个大桥上,多次尝试没有成功。
她又把两个半根PVC管紧靠在一起,一根半截pvc管横放在三个半根pvc 管上,一端连接在水管上,另外一端连接在两半根pvc管上,他们一直在调试水管的位置。
随着三根pvc管的倒塌,依依拿着pvc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她把pvc管倒过来又尝试了一下,发现不仅半截pvc管放不上去,而且pvc管立不起来。
依依又拿了一个短的pvc放在一边,一根长的半截管放在短的pvc管上,王若伊把半截管放在两个短的pvc管上。
若伊发现半截的pvc管在连接处,水一直上不去,全部流到管子里,于是她又重新换了一个高一点的管子放在一边。
多次的尝试,pvc管不是在第一节倒塌,就是在第二节倒塌,到最后全部倒塌,孩子们的游戏到这里就结束了吗?我们接着看。
3、第二阶段见成效
多次的尝试后,我们的大桥在第一,第二段终于立住了,孩子们继续发起第三段大桥的建造。
在第三段大桥的建造过程中,宗洋先是把两段pvc管对比,选取了一个相对比较短的管子立在一段,第三段大桥搭建成功。
4、海洋球测试桥
宗洋拿来一个海洋球,水龙头放开水,宗洋发现在第三段大桥两个半截管衔接处,海洋球不能滚动,水也会漏在管子里,若伊同样也发现这一现象,她拿了一个黄色的半截管打算平铺在上面防止漏水,但是没有成功。
若伊又想到一个好办法,她准备把第三段大桥的两段长短的pvc管进行交换,不过在交换pvc管的过程中,由于前面的大桥没有立住,大桥轰然倒塌。
5、调整并完成大桥
在多次的尝试后,我以为他们会放弃他们的游戏,并没有,他们继续搭建他们的大桥,在这个过程中,显然他们的前面的已有经验让他们更快的搭好第一第二段大桥。
看的出来若伊有些着急了,宗洋继续跨海大桥的游戏,这回他调整了策略,他先从中间开始搭建,在中间稳住之后,他把大桥的一端搭好,又和依依开始另一端的搭建,这一回,他们把开始的一端放在花坛上,大桥搭建完成。
在完成的那一刻,他们开心极了,依依奔走相告:“老师快看,我的大桥搭成功了!”。
分享
在游戏结束后的回顾环节,组织孩子们分享本次搭建跨海大桥的经验和想法,鼓励他们提出遇到的问题以及是如何解决的。
分析
在复盘的过程中,我对孩子们的游戏探索精神所折服,每当我以为他们要放弃的时候,他们却依然继续探索,我以为孩子们在多次遇到困难时会有挫败感,但是这些我都没有观察到,但确看到了若伊5次、宗洋4次、依依3次关于搭建尝试,若伊和宗洋关于连接处水和海洋球相关问题共同尝试至少3次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闪闪发光的学习品质:坚持与专注、问题解决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合作与沟通等。
支持
1、缺乏足够的连接配件或不同长度、形状的管子,导致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遇到诸多因材料本身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影响了搭建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出优化材料的方法,比如支架管底部也切割出支架“脚”,这样比平面更容易插到沙子里,更稳定。
2、在他们反复尝试连接管子但不成功时,我没有选择提问、提示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不同的连接方法、结构稳定性等问题,虽然提示、提问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但会失去孩子们自己试错的机会,我为自己能够放慢脚步而支持孩子感到开心。
本案例由中心园中三班贾老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