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有个比较火的幼儿游戏视频,用四个轮胎,两根长板,一个梯子组成的车子,很快不同地域出现了雷同的游戏。
当然我们的幼儿园也有类似这样的游戏。中间是长板,后轮推动前轮滚动。中间轮胎固定或当方向盘。
老师直接借鉴网上视频引导幼儿游戏,在一定程度上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既定的游戏框架。幼儿的思维容易被视频中的玩法、造型所束缚,可能抑制了他们自身原本丰富多样、天马行空的原始创意。例如,在构建车辆时,孩子们可能更多地去模仿视频里轮胎、长板和梯子的组合方式,而较少去思考其他独特的材料组合或造型设计,难以充分挖掘幼儿在无外界特定引导下可能产生的创新性游戏思路。
当幼儿依据视频开展游戏时,游戏的目标、玩法等关键要素已经较为清晰地呈现。这使得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减少。比如在视频示范下,孩子们可能顺利地按照步骤组装好车子,但对于其中涉及的物理原理,如轮胎的稳定性、长板的承重性等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不利于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
不同幼儿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而统一的视频引导难以满足每个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比如一些对机械构造更感兴趣的幼儿可能觉得视频中的简单组装缺乏挑战,而一些动手能力稍弱的幼儿可能又会因为难以达到视频中的效果而产生挫败感,无法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获得深度且适宜的体验与成长。
?在观看视频前提问:在给幼儿播放视频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例如“你们觉得用这些材料可以做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引导幼儿对即将看到的材料组合进行自主猜想,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样在观看视频时,幼儿就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视频中的玩法,而是会将自己的想法与视频内容进行对比和思考。
?在观看过程中提问: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适时暂停并提问,如“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梯子,还能用什么来代替呢?”或者“视频里的车子只能在平地上走,那怎么才能让它在斜坡上也能走呢?”这些问题能够促使幼儿跳出视频的局限,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引导幼儿对游戏玩法进行拓展。比如,视频中的车子可能只是用于载人,教师可以启发幼儿:“除了载人,这个车子还能用来做什么呢?可不可以用来运货物?或者当作一个表演的舞台?”让幼儿发挥创意,设计出更多独特的游戏玩法。
在观看视频后,组织幼儿进行创意分享会。让幼儿先分享自己在看到视频之前,对这些材料有什么创意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原始创意,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是被重视和尊重的。
在幼儿根据视频开展游戏后,再次组织分享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过程中对视频内容进行了哪些改造和拓展。例如,有的幼儿可能会分享自己给车子安装了一个“秘密仓库”,用来存放小玩具,这种分享可以激发其他幼儿的灵感,形成创意的良性循环。
在借鉴视频游戏后,为幼儿安排独立的自由创作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不限制幼儿使用的材料和玩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原始创意自由地构建和玩耍。教师可以在旁边观察,但不干涉幼儿的创意发挥。例如,有些幼儿可能会完全抛开视频中的车子概念,利用轮胎、长板和梯子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游戏场景,如搭建一个“轮胎城堡”。
总之,在借鉴网络视频开展幼儿游戏时,应充分认识到其两面性,积极规避不足,巧妙利用优势,从而为幼儿创造更具价值的游戏体验与成长机会,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自主探索、创新,促进其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