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保教实践中,我们的教师还存在过于依赖省编教材的问题,不能灵活的基于幼儿兴趣及发展需要将游戏、生活及教学有机融合。
教师参考用书在教育实践中有重要地位,是新手教师的有力指导,构建了系统教学框架,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大纲和教学方法示例等。但教师若一味依赖它而忽视教育契机捕捉,会陷入教育困境。
一、依赖教师参考用书的弊端
(一)个体差异与契机把握
不同孩子发展速度和方向不同。如有些孩子在点数玩具或分配零食时表现出对数学的兴趣,若教师被参考用书束缚不调整教学,会错过培养数学能力黄金期;在同伴冲突或分享玩具情境中,有情感表达需求的孩子有丰富情感体验,只依赖参考用书无法满足其情感发展需要。
(二)缺乏灵活的教学问题
以参考用书为唯一参照,教学会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其内容基于普遍规律,无法适应每个班级和孩子的特殊情况。孩子的反应和需求动态变化,过度依赖会使教学机械刻板,无法激发学习潜能。
二、二者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深入研读参考用书
教师要全面深入研读,把握课程目标、内容体系、教学建议等关键信息,明确教学重难点,为捕捉教育契机打基础,保障教学方向正确。
(二)敏锐捕捉教育契机
1. 在日常一日活动中,教师要有敏锐观察力,如游戏中搭建积木的创意、由活动时孩子讨论小昆虫,自然天气的变化及讨论中的争论都可能是教育契机,要及时捕捉记录。
2. 要加强和孩子沟通,鼓励他们表达想法感受,挖掘潜在教育契机,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满足学习需求。
(三)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教育契机出现后,与参考用书内容有机融合。契机与原计划相符就拓展延伸内容;不一致则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如孩子对季节变化感兴趣可提前或增加相关教学。
(四)创造性地使用参考用书
不能机械照搬,要结合契机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将自主游戏理念融入其中,使其符合孩子实际和需求,让教学更有趣。同时整合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效果。
(五)及时反思与总结
教学实践后,反思教育契机和参考用书结合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总之,教师要把参考用书当辅助工具,保持对教育契机的敏锐洞察,以孩子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实现高质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