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幼儿园的发展进程中,教研模式的改革至关重要,它不仅为乡村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乡村幼师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三年,我们所在县域,对教研模式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此次乡村幼儿园教研模式改革着重在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首先,在教研内容来源上,突破了以往集中在集体教学活动的局限,转而以乡村幼儿的发展为本,从幼儿园自主游戏以及质朴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教研主题。如此一来,教研切实服务于乡村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使每一个日常环节都能成为幼儿成长的助力。
在教研培训模式方面,大力发展适合乡村特色的本土教师成长共同体。乡村教师们在这个共同体内分享各自在艰苦条件下的保教经验,共同探讨乡村幼教面临的独特难题,携手提升专业素养。建立乡村园联片教研制度,加强乡村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在乡村区域内的共享。
并且,按照研、训结合的策略,精心组织实施片区研训活动,其中特别将跟岗培训融入其中。乡村教师可以到教育质量较高的幼儿园进行跟岗学习,亲身感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回来后将所学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再者,专业评价方式进行调整。采取游戏解读与传统集体教学共存的方式,渐进式进行转变。
一方面,通过对幼儿游戏视频的解读,引导乡村幼儿教师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和需求。
另一方面,传统集体教学的评价也继续进行,逐步引导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融入更多关注幼儿个性的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从传统集体教学评价向以游戏解读为主的评价方式的平稳过渡。
乡村幼儿园教研模式改革对乡村幼师的职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在专业成长方面,拓宽了知识视野。改革后的教研模式促使乡村幼师关注幼儿游戏和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这使得他们需要学习新的观察方法和分析视角,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游戏理论等相关知识,从而丰富了专业知识。例如,在观察幼儿游戏时,幼师可能需要学习如何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背后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观察结果调整教育策略。
同时,提升了教学技能。本土教师成长共同体、联片教研制度以及跟岗培训等举措,为乡村幼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交流机会。通过与同行分享经验、观摩优秀教学活动以及接受骨干教师的指导,幼师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比如,在联片教研活动中,幼师们可以看到其他幼儿园教师如何组织游戏后教学活动、如何创设教学环境,从而借鉴到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跟岗培训则让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先进的教学模式,直接学习到实际操作中的教学技能。
此外,还增强了教育研究能力。从幼儿游戏和生活中寻找教研主题,要求乡村幼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他们需要学会观察、分析和总结幼儿的行为表现,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案。例如,幼师们可以通过对幼儿在游戏中合作行为的观察,研究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进而撰写教育案例或研究报告。
在职业认同方面,提高了职业成就感。教研模式改革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乡村幼师通过对幼儿游戏视频的解读和对幼儿生活的关注,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当看到幼儿在自己的教育下茁壮成长,幼师们会感受到强烈的职业成就感。比如,一个原本胆小内向的幼儿在幼师的耐心引导支持下逐渐变得开朗自信,这种变化会让幼师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从而增强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了职业发展信心。
改革后的教研模式为乡村幼师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骨干教师培养模式、跟岗培训等举措,让幼师们看到了自己职业发展的上升通道。
同时,通过参与教研活动和教育研究,他们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增添了更多的筹码。例如,我们园几位幼师通过参加骨干教师培养项目,在专业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有机会在区域内进行教学展示和经验分享。这种经历会让他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提升了职业社会地位。
乡村幼儿园教研模式改革的推进,有助于提高乡村幼儿教育的质量,进而提升乡村幼师的社会地位。当乡村幼儿教育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时,幼师们也会感受到自己的职业价值得到了体现。比如,随着乡村幼儿园教研模式改革的成效逐渐显现,家长们对乡村幼师的工作更加认可和尊重,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乡村幼师的职业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将进一步增强乡村幼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总之,乡村幼儿园教研模式改革为乡村幼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乡村幼师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