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区第三 幼儿园蕾蕾一班班本课程 妙 趣 横 生 “编” 玩 “编” 乐 编织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它集结了“编”和“织”的技艺,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为了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更好地发展幼儿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促使幼儿养成做事认真、细致、有条理的良好品质,大武口区第三幼儿园将编织有效地融入到班本课程中,和孩子们一起开启美妙的编织之旅…… 一、 课程起源 晨间入园时,萱萱小朋友头上戴了一个发卡,小女生们好奇的围在一起,都想用手摸一摸。 你头上的发卡真漂亮呀! 哇,这发卡是毛线做成的,摸起来软软的。 我想让我妈妈也给我编一个,我自己不会。 在下午的区角活动中,孩子们来到美工区,寻找各种编织材料。 二、初识编织 各种各样的绳子,勾起了孩子们的编织兴趣。那绳子除了可以编发卡还可以编织什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编织物品。怀着对编织的憧憬,孩子们搜集了一些造型各异、用途不同的编织品。在搜集编织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每种编织物都有其特殊的纹路和编织方法:“我的毛衣和帽子是毛线编织的”“我家里还有编织的中国结呢”! 三、 走进编织 01 什么是编织 什么是编织?你知道哪些编织方法?你找到了哪些可以用来编织的材料?孩子们对编织工艺品非常感兴趣,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许多有关编织的知识。 02 编织调查表 生活中有哪些编织物品呢?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 03 不同的编织方法 04 不同的编织材料
编织材料可以是毛线、麻绳、竹子……不同的材料可以编织出不同的作品,毛线可以编织出围巾、衣服,竹子可以编织出收纳篮、花篮……孩子们奇思妙想,化身小小设计师,将自己想要编织的物品设计出来。 四、乐享编织 01 当毛线遇上编织
“我的线刚绑上去,一动就会滑下来。谁能帮我绑一下线呀?”小朋友遇到了第一个难题——怎样打结?“先交叉,拿住线头绕一圈,最后拉一下”。小朋友们边说边动手,经过多次尝试后,打结已经不在话下。在编织的时候孩子们发现手中的毛线会缠绕起来,还会打成死结,需要花费时间去整理。那我们该如何把毛线理顺,不让毛线乱乱的呢?
“可以与其他幼儿合作呀”!一个人整理毛线,一个人把它团成团。还可以把毛线缠绕到一根木棍上,这样它就不会乱跑啦。 在不断操作中小朋友设计出了小鱼、小猫等造型独特的编织作品。 02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在开始编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老师,为什么你编得好,我总是乱乱的? 老师,她编的好快呀,我这个总是掉! 老师,我不会,你来帮帮我。 在编织的过程中,孩子们纷纷寻求老师的帮忙。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展开了编织方法的交流。
原来编织并不是每一条都穿得一样,而是一条从上面钻进去,一条从下面钻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快快行动起来,一起来尝试吧!
03 “绕”有兴趣
在编制手绳的过程中,孩子们利用漂亮的毛线进行打结、编织。有小朋友率先掌握了编手绳的要领,会热心地做起小老师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其他小伙伴。
看,一条条漂亮的手绳出炉啦!瞧,毛线在我们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04 不织布条编织 在编织的过程中,有的小朋友发现他的不织布条不能固定总是像小蛇一样乱跑。在多次尝试后,彩色“小蛇”变成了听话的“小蛇”,孩子们逐步掌握了更多的编织技巧。
05 毛线编织小鱼 孩子们用三根雪糕棍连接一头制作成小鱼的骨架,用双面胶固定住毛线的一头,让毛线在小棍上下反复穿行,小鱼的身体初见雏形。 看!蓝色的“海底世界”里,小鱼们正在自由穿行。
06 树枝小人 孩子们渐渐地掌握了一些编织的方法,区角活动中,欣怡小朋友看到树枝,突然有了一个好想法:“我们来做一个树枝小人好吗?”她的想法得到了小朋友的一致同意,于是孩子们做起了树枝小人……
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编织活动从几人会织到大部分会织再到人人会织,孩子们沉浸在编织的世界里,创造出了许多作品,充满了成就感。
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幸福和满足感显而易见,我们也被这群充满好奇、爱探索的孩子们感动着。孩子们在动手、玩乐中了解编织、学会编织,在编织艺术的熏陶下,幼儿乐于探索,勇于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 探索编织的奥秘,体验编织的乐趣。未完待续。 供稿 | 邓剑峰 编辑 | 彭亚妮 校对 | 彭亚妮 审核 | 杨 楠 END 扫码关注我们 给孩子一个美丽的起点~
原来编织是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钩连通过穿插、缠绕、打结等方法组合起来。通过学习,孩子们了解了缠绕、盘结、交错、三股绳等编织方法。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