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趣横生
纸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纸及纸制品不仅是孩子们熟悉的物品,更是他们游戏、创作和探秘时的好伙伴。
课程源起
一天区域游戏,文文正在剪纸正巧被刚进区的果果看到,只听他小声的说:“这么多纸都没用了,太浪费了!”边说边捡起放在废纸盒里的纸。
废纸能用来做什么呢?
这里面有好多不同类型的纸呀!我们可以一起分分类。
纸是怎么来的呢?有哪些不同的分类?
孩子们开始热烈讨论,随后带着问题回家开始调查,一场关于“纸”的奇妙探索之旅悄然展开。
教师思考:《指南》明确指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学习的核心。”聚焦孩子游戏,追随孩子们兴趣及问题,我们围绕“古法造纸”开展系列活动。
“纸”想遇见你
回到家后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了家里不同种类的纸张,共同完成纸张调查表。第二天来园后分享着他们的发现。
我爸爸写字的时候会用到宣纸。
我们在做手工的时候会用到彩色纸。还有爷爷每天早上会看的报纸也是纸
妈妈说古代蔡伦最先发明的造纸术。老师,我们能不能也做纸呀?
老师,咱们也一起做纸吧!
教师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原则既要体现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幼儿的经验和视野。”通过寻找、调查纸的活动,让幼儿对纸产生兴趣,激发幼儿对纸的探究欲望,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大二班造纸活动开始啦!
“慧”造纸,趣探究
过渡环节我们一起观看《蔡伦造纸》,孩子们对造纸产生了极大的热情。通过讨论交流、回忆梳理和归纳总结,学习蔡伦造纸的方法,共同绘制出造纸步骤图:“浸泡-捣纸-捞浆-晾晒”。随后,孩子们利用美工区的废纸等材料,开始尝试造纸。
镜头一:
第一次造纸,孩子们分工合作,经历了撕纸、浸泡、捏纸浆、铺纸和晾晒等步骤。撕废纸、泡纸浆、铺平平……三天后,第一张纸张雏形完成啦!可是新的问题产生了。
老师纸像泥土一样坑坑洼洼的!还有洞洞
我们的纸浆要捣碎点!
铺的时候不能用手动,否则就会破。
基于孩子问题我们进行再探索,小组讨论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们没有气馁,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他们总结出纸浆不够细腻、铺纸过程不够小心等问题。
镜头二:
我们要使劲捣,把纸都捣碎!
铺纸的要小心一点,可不能碰破了!
慢一点不要着急!铺的平平的才不会有小洞洞。
在新一轮的造纸尝试中,有了之前的小经验,孩子们快速组队进行第二次尝试,很快新一轮造纸完成啦!孩子们满怀期待等待着这次的成果。几天后孩子们发现这次的纸确实比第一次更加完整并且很平滑!
镜头三:
孩子们沉静在造纸的快乐中,突然恩泽说到:“老师,现在我们的再生纸和a4纸还有区别!我们做的纸太厚啦,一点也不软。”恩慈说:“我家有榨汁机!榨汁机能把水果变成果汁,是不是也能把纸打碎呀?”“没错这也肯定能节省时间!”于是我们发动家长力量,将新工具-榨汁机带到了班级中。
这一次,造纸效果更加均匀,过程中孩子们还掌握了抄纸这种更便捷的方式,最终总结出完整的造纸流程:撕纸 – 泡纸 – 捣纸 – 榨纸 – 抄纸/铺纸 – 晾晒,成功制作出再生纸,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教师反思: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在生活中有许多的教育契机,关键在于把握住孩子的兴趣,选择对他们有学习推动和发展价值的活动。孩子们对“造纸”活动十分感兴趣,过程中遇到问题,主动解决,不断探索尝试,最终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纸,并且总结出了完整且便捷的制作方法。
?
?
纸张工艺品
?
在阅读图画书《了不起的中国非遗——纸艺》后,孩子们被古老而精美的花草纸制作过程所吸引,开始尝试制作各种创意纸张。
老师幼儿园的樱花开了,我们一起捡一点回来做纸把!
在社会区还有菊花、玫瑰花呢,都可以加进去
于是孩子们开始收集幼儿园的樱花、家中的干花、剩余的艾草等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花草纸、多色纸、百香纸等。
恰逢幼儿园阅读节活动,孩子们用这些亲手制作的纸张,创作了《写给未来的自己》《我爱中国》《幼儿园是我家》等精彩的自制绘本,让纸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自己的阅读节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环保小卫士:践行节约用纸
在造纸过程中,当遇到纸张材料不足的问题时,孩子们积极想办法解决。他们主动到其他班级收集废纸,在班级门口挂上征集纸张的宣传标语,还将办公室的打印废纸碎也利用起来。
通过这些经历,孩子们的环保节约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拿起画笔,在自制纸上作画,并写上“节约用纸,双面打印”等标语,还共同绘制了环保用纸公约,如擦鼻涕反复对折更省纸、打印提倡双面打印、废纸可以再利用等。孩子们不仅自己践行节约用纸的理念,还将这种意识传递给身边的人。
这场关于“纸”的班本课程,让孩子们从认识纸、制作纸,到创意利用纸、节约用纸,在每一个环节中都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环保的责任以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相信这段与“纸”相伴的奇妙旅程,会成为孩子们童年记忆中一段珍贵而美好的回忆。
编辑:王媛
撰稿:高潇洁
初审:姜湉湉
再审:王雪梅
终审:栾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