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盐官镇中心幼儿园小三班
声音,
是世界的语言,
是生命的呼吸。
它们无处不在,
无时不刻地陪伴着我们。
只要我们用心去聆听,
就能发现它们背后的故事和秘密。
让我们一起走进声音的世界,
去探寻那些未知的奥秘,
去感受那些美妙的旋律。
一、活动缘起
声音是一个奇妙的存在,它与生活息息相伴,当孩子们听到生活中各种有趣、奇怪的声音时,总会好奇地询问:“这是什么声音?”
在一次户外游戏结束后回班的路上,又霖在洗手间说的很大声,跳跳说:“肯定是又霖在说话”。我好奇地问道:“你怎么知道声音是又霖的啊?”跳跳回答道:“我听出来的啊。”
就此,我们一起踏上一场有趣的声音之旅,一起探究声音的奥秘。
二、寻声之旅
·亲子小调查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因此,我们先鼓励孩子从生活中找声音,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带着问题找答案,并用图文的形式进行了记录,并在班级里开展了分享和讨论。
·寻找身边的声音
昊轩说:“卫生间的水龙头有声音。”他打开水龙头,水流哗啦啦地响着。这时,旁边传来“哗——”的冲厕所声音,原来是淇淇在冲厕所。接着,跃浠也上完厕所按下了冲水按钮,不过他冲厕所的声音明显小了很多。不远处,可宸正在饮水机前接水,饮水机滋滋滋的声音也传了过来。孩子们对这些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淇淇冲厕所的声音好大呀,像打雷一样!”
“水龙头的声音也不小呢,像小河在唱歌。”
“这个声音就像小猫咪在叫。”
教师有话说:
孩子们对生活中常见的声音产生兴趣并主动讨论,体现了幼儿对周围环境敏锐的观察力和探究欲,这是开展科学探究、语言表达、艺术想象等多领域整合学习的宝贵契机。在后续活动中,鼓励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和孩子一起玩“听声辨人”的游戏,将学习延伸到游戏中,巩固和拓展幼儿的学习经验。
三、探声之旅
·“听”得见的声音
辰辰的眼睛被蒙住,他坐在小椅子上。这时,泡泡轻轻凑到沐辰耳边,悄悄商量着要发出什么声音来考考他,紧接着,泡泡发出了一声萌萌的“喵~”。辰辰听到声音愣了一下,嘴里小声嘟囔着猜测。周围的小朋友们都紧紧盯着他,当辰辰准确猜出是谁的声音时 ,大家都开心地鼓起掌,笑声在午休室里回荡。
·“看”得见的声音
我们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你们能看到声音吗,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
你快来!我看不见声音,但是它像小蜜蜂一样能钻进我的耳朵里。
我可以看到声音,说话的时候嘴巴会动,就发出声音啦!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真的能看见吗?我们阅读了关于声音的绘本《声音是移动的》。孩子们对“看”得见的声音很是好奇,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科学小实验。
教师有话说:
“看”得见的声音将绘本阅读与科学小实验相结合,引导幼儿从理论层面初步认识声音,再通过实验直观感受声音振动这一抽象概念,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相连,实现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升华。
·蹦跶小米粒
小伙伴们围在鼓旁,鼓面撒上小米粒。随着鼓棒落下,“咚咚”声里,米粒像被施魔法,欢快蹦跳,有的蹦得老高,有的你挤我碰打滚。孩子们一下下敲鼓,看米粒舞蹈,笑声和鼓声交融。
原来当我们敲鼓面时会引起鼓面震动,即而引起鼓面上米粒的振动,我们就可以“看”见声音啦!
·会跳舞的盐
浠浠抓了一把盐放在包好保鲜膜的盆上。昊轩长大嘴巴喊,盐纹丝不动,他继续对着盐大声喊,兴奋地喊道:“你看,盐飞起来了。”之后,浠浠一边帮忙加盐,两人同时对着盐喊,这次盐跳得更高。
淇淇也加入进来。淇淇也学着他们对着盐喊,但盐几乎没有跳动。昊轩马上说道:“你没有对着盐大声喊,飞不起来,要用力喊才能飞起来。”淇淇听后,尝试大声喊,果然看到盐跳动起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教师有话说:
孩子们通过小实验的实践,发现声音的变化与材料及数量的关系,相同数量的不同材料和不同数量的同种材料,在同一容器里所发生的声音是不同的,孩子们通过不同的材料实践后,发现静止的盐、米粒可以在声音的振动下在保鲜膜或小鼓上跳动起来。
·声音制造厂
声音不但可以感知,还可以去创造。孩子们对制造各种声音活动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孩子运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创造声音。
“你会用什么东西发出声音?”
“我可以用身体发出声音。”
“快来看看我的锅碗瓢盆演奏曲吧!”
四、玩声之趣
·有趣的传声筒
浠浠在皮管的两头分别插入两个漏斗,做成了一个类似“电话”的装置。他对着漏斗说起话来,他大声说道:“声音不一样!”哲哲好奇地凑了过来。浠浠说:“你来听听,有声音。”哲哲接过另一个漏斗放在耳边。浠浠再次对着漏斗说话,突然,哲哲皱起了眉头,连忙把漏斗从耳边拿开,说:“声音太响了,吓到我了!”浠浠自己体验了一下,他把漏斗放在耳边,当说话声音传过来时,他也被吓了一跳,说道:“确实太响了,比平时说话声音响。”
·小小音乐会
“星星敲一下,月亮敲两下,太阳摇三下!” 我刚说完规则,淇淇就用力敲了一下鼓,“咚!”声音震得旁边的小朋友咯咯直笑。第一遍演奏时节奏乱糟糟的,有的小朋友抢着敲,有的还没反应过来。淇淇说:“我们慢一点,看图片敲!”在她的带领下大家认真看着图片,你一下我一下地配合起来,“咚咚咚、沙沙沙” 的声音交织成奇妙的乐曲。
教师的思考
在 “有趣的声音” 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主动探索声音,我们抓住教育契机,积极引导。声音这个抽象深奥的概念,在一系列活动中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深入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等知识,在探索中成长。老师一路陪伴,记录孩子们的发现,见证他们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监制:姚飞
审核:宋玲
图文:谢诗怡
编辑:张丽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