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蚕宝宝
邂
逅
生
命
-中一班生命生长课程-
生命之间总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产生联系,一片小小的树叶、一棵发芽的小草、一只迷路的蚂蚁、一条路过的蚯蚓都会让我们惊叹于生命的伟大。孩子们通过观察、照顾蚕宝宝,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更感知了生命的魅力,一起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春
蚕宝
01
蚕之初遇
蚕宝宝是从哪里来的?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来,孩子们对蚕充满了好奇和疑问。他们仔细的观察着,小心翼翼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初
遇
基于孩子们对蚕宝宝的初步认识,我们展开了对蚕宝宝的大调查。
蚕宝宝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小动物,孩子经常在书本、故事、电视中听过看过,但是又没有真正的和它接触过,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互相分享观点,在此期间既激发了孩子对于蚕宝宝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孩子们疯狂的讨论着,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解答孩子们关心的问题,我们开展了集体活动《认识蚕宝宝》,简单让孩子了解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蚕的身体结构,蚕的生存环境,并用记录表进行了记录。
蚕宝宝—卵期记录
绘本推荐
春天来临,也到了蚕宝宝生长的季节。小时候“我”也养蚕,每次面临飞蛾的离开,内心就会忍不住地伤感。现在回想这段经历,却也觉得这是生命存在过的一种方式。
好似渺小、好似短暂,其实很伟大!
教师反思
在探究阶段,教师结合孩子们的疑问,引导孩子们从问题出发,通过多种探究形式寻找答案。孩子们用眼观察、用笔记录、用心感受蚕宝宝的成长变化,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进行科学的探究与体验,学习与成长,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建构了求真、求实的探究能力,萌发了探究具体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02
蚕之秘密
蚕宝宝从卵期长成幼虫,在这期间,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发现了蚕宝宝许多的小秘密。
蚕砂的秘密
蚕砂
蚕砂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用处,可以做枕头,还可以做中药,还能做蚕砂茶以及做花肥!
化身小小铲屎官
桑叶的秘密
通过查看蚕宝宝养护手册,我们发现蚕宝宝要不断地吃桑叶才能长大,伴随着蚕宝宝变成幼虫变成成虫身体越来越大,他们的饭量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的桑叶不够吃了也会求助家长,看看家里有没有种桑树或者家中有桑叶的。
通过高兴妈妈的建议,我们得知桑叶品种的不同,也会让蚕宝宝生病,北方的桑叶吃多了会让蚕宝宝拉肚子,所以我们选择网购南方的桑叶。
帮蚕宝宝换桑叶!
身体的秘密
孩子们在观察蚕宝宝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好奇好问。
观察
绘本推荐
蚕宝宝有哪些结构?蚕的一生经历了哪些过程?快来和孩子们一起通过《蚕宝宝》绘本了解更多的蚕宝宝物料吧!
蚕宝宝—幼虫期记录
教师反思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带着孩子认识了蚕宝宝,孩子们都很有爱心和责任心照顾着蚕宝宝。认真观察了蚕宝宝生长变化的过程,还获得了自主体验探究的机会,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让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推测求证等形式获得关于照顾蚕宝宝的经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03
蚕之蜜语
蚕宝宝死掉了
暖洋洋的太阳下有绿油油的桑叶,有灵动可爱的蚕宝宝,有一群好奇心满满的孩子,他们等待着蚕宝宝的长大,等待着蚕宝宝吐丝结茧的模样。
饲养中的难题——蚕宝宝为什么死了?
围绕蚕宝宝的死因,孩子们展开了自己的讨论,猜测着蚕宝宝死亡的原因……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有一部分蚕宝宝的死亡,是因为误食了打了农药的桑叶。在以后换桑叶和饲养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桑叶的清洁以及挑选,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血”的颜色
早上晨宇和高兴将蚕宝宝放在手上进行观察,不知怎么萌发了“蚕打斗”的念头,两个人把蚕宝宝当作了玩具,这时只看见晨宇一甩手,高兴一退后,一只蚕宝宝牺牲在晨宇的脚下了。
蚕宝宝
为什么是绿色呢?
蚕宝宝吐丝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们发现蚕宝宝的身体逐渐变透明,而且不太吃桑叶了,只是在那里抬着头,静静的看着天空。这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
原来是蚕宝宝要吐丝了,来看一看我们的记录吧!
蚕宝宝结茧了
随着蚕宝宝的生长变化,孩子们发现蚕宝宝每天要吃特别多的桑叶,身体也越来越白,越来越大了。有小朋友说:“蚕宝宝是不是要结茧了啊?”
在孩子们的期待与惊喜中,蚕宝宝开始结茧了。
蚕宝宝—蚕茧记录
蚕宝宝—破茧记录
蚕宝宝破壳了
在养蚕的日子里,宝贝们虽然有些不熟练,有些笨手笨脚,时常会出现一些小意外,但是她们每天都会努力细心地照顾这些弱小的生命,给了蚕宝宝们一个温馨快乐的家。
制作蚕丝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转眼,蚕宝宝的旅程告一段落。春末夏初的季节,蚕的一生也基本走完。想来,蚕的一生也是很有价值的,连排泄物都是药材。
夏天到了,灵感来了。我们可以试试做一把蚕丝扇。
春蚕古诗
绘本推荐
《蚕的日记》是一本集趣味性、科普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绘本。它以日记的形式,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蚕的一生。从一个小小的卵开始,读者可以看到蚕宝宝是如何孵化出来的,它们是如何一天天长大,蜕皮,变成白白胖胖的蚕宝宝。随着故事的深入,蚕宝宝开始吐丝,为自己建造一个温暖的小房子一蚕茧。最终,它们从蚕茧中破壳而出,变成美丽的飞蛾,完成了生命的蜕变。
教师反思
从一个个小黑点点到白白蠕动的蚕宝宝,从吐出白白长长的蚕丝,“你好,蚕宝宝”课程中孩子们从发现蚕——认识蚕——喂养蚕——艺术“蚕”,小小的生命发生了大大的变化,幼儿见证了生命的奇迹,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再局限,从单一经验提升到多元化知识。
身为教师及时关注幼儿的兴趣,并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基于幼儿提出的问题,孩子们展开团讨研判,有效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探索。他们是这场活动的发起者,是喂养的主导者,更是蚕丝手作的创造者。相应的,教师从“我觉得,我认为”到“读懂幼儿所想、所思”,真正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共同游戏的参与者。
什么是生命?
是晨昏交替时的薄光跃动,
是四季轮回时的丰收酝酿,
是岁月荣长时的落叶芬芳,
是生生不息的朝起暮栖。
在这场养蚕之旅中,老师及时关注到孩子们的兴趣,基于孩子们的问题,给予他们探究的支持,鼓励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直接感知、亲身体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着生命科学的核心经验。在这样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感悟到了生命的神奇与美好,萌发了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认识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感,这才是我们生命课程的真正意义!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最美城幼
文字|徐海霞
编辑|徐海霞
初审|于燕 曹晴
终审|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