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你有约
中班生命生长课程
聆听孩子的声音
才能发现孩子的世界
“鱼”你有约的故事
是由一群小朋友发起
从鱼儿出生到照顾小鱼的“衣食住行”
从认识新朋友到熟悉熟悉新朋友
再到探秘新朋友
中班的小朋友和小鱼
在我们新一学期里
一起变化着,成长着……
课
程
缘
起
幼儿对自然界的动物兴趣浓厚,孩子们每次都会争先恐后的去观察植物角的小生命,他们渴望了解探索关于动物的一切知识。
开学初,孩子们在学习《鱼儿好朋友》时,对鱼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聊了起来。
小鱼这么小,它们吃什么呢?
小鱼怎么睡觉呢?
都是“孔雀鱼”为什么它们的花纹不一样呢?
鱼是孩子日常生活中亲近、且能直接感知的小动物,看到小朋友们这么感兴趣,我们就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结合“六畜,人所饲”的传统文化,和孩子们一起踏上探索小鱼的旅程。
课
程
脉
络
“鱼”你相约
小鱼宝宝诞生记
1.一起来认识小鱼儿的家:
瞧啊,鱼儿妈妈“挺着大肚子”要生宝宝啦!布满孔洞的盒子叫孵化盒,细细的沙子是底沙,不仅美观也能让鱼儿妈妈休息,鱼儿宝宝快出来吧,让我们给它们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小花儿、菠萝……”你们是我们班级的一员啦!
2.鱼儿宝宝诞生啦
一天天盼着、等着,看着鱼儿妈妈的肚子越来越大,小鱼宝宝一定也在期盼着见识新的世界。漫长的一周过去了,第一“颗”小鱼钻出了,小小的,黑黑的,圆溜溜的。哇,可爱的小鱼出生啦!
鱼儿调查队
老师,小鱼这么小它吃什么呀?
快看,大鱼在追着鱼宝宝,它们在干什么?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更充分的了解鱼、认识鱼,我们一起成立了鱼儿调查队,通过填写、分享调查表一起探索鱼儿的世界。
“鱼”你相遇
鱼儿的生长
1.鱼的生长过程
孩子们发现了鱼宝宝刚出生时全都躲在了石头缝、水草中,原来鱼妈妈会吃掉一部分小鱼恢复体力,我们赶紧把鱼妈妈和鱼宝宝分开,一起期待小鱼儿健康成长吧!
2.了解小鱼
孩子们通过看一看、碰一碰、闻一闻的方式观看了解了小鱼宝宝的外形特征。通过教师讲解还认识几种常见的鱼,并能通过观察外形特征来确定鱼儿品种,像孔雀鱼、金鱼、鲫鱼等等。这让小朋友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激起了进一步的求知欲。
3.照顾鱼宝宝
鱼宝宝要多久给它换水?
鱼宝宝要多久给它换水?
它们看起来打架了。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儿童教育得以适宜地展开的活教材。”
儿童应该在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中,在与周围社会的交流互动中学习。而饲养活动是符合幼儿天性的,它是幼儿获得有关动物经验的重要途径,能够使幼儿在自然体验中成长。
“鱼”你相处
小鱼的一日生活
1.饲养日记
小鱼到底吃什么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鱼宝宝甚至比鱼妈妈的饲料还小,看着“嗷嗷待哺”的鱼宝宝,小朋友们纷纷献计献策。
我们可以把鱼粮磨碎了再喂小鱼。
我妈妈说,可以喂小鱼吃蛋黄。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讨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通过发展、解决鱼宝宝生长过程中的一个个小问题,孩子们的探索精神与协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2.鱼儿换水日记
“快看!鱼缸的水怎么变绿了?”随着孩子们的惊呼,我们发现最近鱼缸里的水越来越混。原来,鱼缸水发绿是因为藻类激增引起的,水中养分过多再加上充足的日光就会产生水混水绿的情况。
给鱼宝宝换水、除藻刻不容缓。
3.小鱼儿去哪了
和小鱼宝宝的生活中,我们发现鱼宝宝越来越少。原来,大自然优胜劣汰的规则同样适用在我们小小的鱼缸里。通过多媒体的学习和了解,孩子们知道了孔雀鱼一年可以生4到7次,一胎可以生下许多宝宝,它们正是通过数量来弥补了小鱼宝宝脆弱的生命,从而达到物种的延续。
4.小鱼长大了吗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我们还剩下了一半的鱼宝宝,它们长大了吗?
我们通过对比之前死掉的小鱼标本,发现它们不仅变长了,而且尾巴也生出了美丽的颜色。同时,孩子们通过各种测量工具,带着对于测量工具的好奇和疑问,孩子们在观察体验中感知刻度的长短、名称的不同意义、不同测量工具的作用。幼儿初步探索及记录了小鱼的生长过程。
鱼儿的朋友
随着“鱼”你相约的课程逐渐开展,孩子们对于小鱼的了解越来越多,于是,我们接着开展了新的饲养活动,孩子们纷纷带来自己的小鱼,瞧瞧谁的鱼儿长得好。
不断有小鱼的加入,扩建小小的鱼缸被我们提上了日程。
当然,日常的维护清理工作也要交给小小值日生呀。
有趣的小实验
瞧,老师用一根管子就可以给鱼换水啦。原来这个有趣的现象叫虹吸,它的原理是原理:是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后再流到低处。由於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
科普小知识
通过学习和了解,我们还知道了鱼类可以分为热带鱼和冷水鱼;淡水鱼和海鱼。就像我们养的孔雀鱼就属于热带淡水鱼。原来,人们习惯将水温高于20℃就不能存活的鱼类统称为冷水性鱼类, 即俗称的“冷水鱼”,不能生存在海里的鱼为淡水鱼。它们的适应性、耗氧量、颜色和习性都有极大的不同。
保护小鱼的原生环境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每个人的一次微小行动,都是地球浓墨重彩的一笔。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保护小鱼原生环境”的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中,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在孩子心中播种下爱护环境的种子。
“鱼”你相绘
多彩鱼儿秀
1.捕鱼友谊赛
2.多彩的鱼儿
3.绘本阅读
在和小鱼的一次一次互动中,孩子们逐渐爱上了鱼宝宝,图书区中的《小黑鱼》、《亲爱的小鱼》、《其实我是一条鱼》等等和小鱼有关的绘本故事成为了孩子们的新欢,孩子们在阅读中发现新的惊喜,获得新的学习体验。
“鱼”你相约,是孩子与动物对话的开始,在养鱼儿的日子里,他们遇到了很多小问题,他们观察探索,并和老师一起一点点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课程中,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贯穿其中,这个过程便是成长,小朋友带着他们的爱心、好奇心,一路相伴。在路上,孩子和老师,也在共同成长。
故
事
后
记
鱼儿的到来,激起了中班孩子们极大的探究兴趣,小鱼的探秘之旅给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认识自然、探究生命的种子。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最美城幼
图文|高云
编辑|李梦梦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