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那些事~
学前儿童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养成不仅影响当下的生活,更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本期推出习惯养成课程之一《排队那些事~》。
— part 01 —
课程介绍
对接《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排队,是一种最为平常的生活行为,它是秩序生活和秩序社会的基本保障。有序地排队能培养幼儿一定的秩序感,有利于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它是幼儿园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课程缘起
排队是孩子们每天都要干的事,它看似是一件小事,可在小班可是一件大事,每天,孩子们的队伍里总会传出这样叽叽喳喳的声音……
队伍里那些小声音
“老师他插队,我在他前面。”
“老师,他在讲话,没有跟上队伍。”
“队伍太乱了,一点也不整齐。”
“有的小朋友走着走着就去别的地方了。”
等等因排队发生的啼笑皆非的“小事”逐渐引起了老师和孩子们的关注,关于小班“排队那些事~”由此在这里发生……
课程脉络图
— part 02 —
排队有办法
前期大讨论
针对孩子们排队这一问题,为求改善,我们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排队集体大讨论。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仿佛都打开了话匣子,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起来。
热火朝天
排队对我们有多重要?
如果不排队就会很乱,没有秩序。
被插队的人会很伤心。
排好队,车辆才能顺利通过,不堵车。
我来大发现
排队这么重要,那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在排队呢?
周末,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到生活中找了找,并用手机拍照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镜头来看看孩子们的发现吧!
车辆排队、付款排队
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原来排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社会秩序,是需要大家靠自觉去完成的,如果不排队是会影响社会秩序的,所以排队是很重要且无处不在的。
问题来解决
排队,作为平常的生活行为,它是秩序生活和秩序社会的基本保障。每个孩子对一种事物从不接受到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们内化排队的真正含义,从内心深处对于规则的理解能更好辅助于孩子行动的开展。
集
体
教
学
我们开展了集体活动《给小动物们排排队》,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了排队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排队方法,不插队、不拥挤、保持一定的距离。
观
察
寻
找
在孩子们有了排队的初步意识,懂得排队的重要性时,我们带领孩子们去寻找幼儿园里的排队现象。
加
深
印
象
在绘本时间也为幼儿提供了相关的绘本与孩子们分享,了解一些常见的排队形式,萌发排队意识。
教师总结:通过幼儿集体活动、观察、绘本引导幼儿参与活动,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让幼儿亲身体验如何排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并从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制
定
公
约
孩子们在学习了这么多排好队的方法后,又结合我们自己在幼儿园里的活动,孩子们分组协商讨论,最终制定出了适合我班幼儿的“排队公约”。
小朋友们在制定出公约后,往往坚持不下去,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之前的情况,于是,我们邀请小朋友个个来当监管员,今天是你,明天是他。这样作为“监管员”就需要承担一定责任,以身作则,才能提醒和监督其他小朋友。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小小“监管员”能够承担起责任,同时也给其他小朋友做好榜样示范,带动其他小朋友好好排队,现在班里人人都是小“监管员”。
— part 03 —
我的排队故事
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排队的方法,为了让孩子们在实际活动中能够运用掌握的方法,正确的排队,我们号召孩子们争当排队小达人。渐渐地,孩子们有了主动排队的意识,队伍也由乱到齐,你瞧~
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排队时刻
孩子们的排队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感受到排队的重要性和乐趣,老师有意识地将“排队”融入孩子们的学习和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整理意识和能力。
物品排排队
物品排排队
游戏材料排排队
材料排排队
幼儿将自身排队的经验迁移到物品的排队,原本随便乱放,需要老师花大力气收拾的玩具物品,现在孩子们都能主动归位,摆放整齐,整理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并且孩子们还将自己的排队故事通过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接下来请一起来欣赏!
课程总结
从开学到现在,孩子们排队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由“乱”到“齐”的过程。刚开始,孩子们之间有碰撞,排队随意、散乱,到后来渐渐地形成了规则意识并能进行自我约束。孩子们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探索方法,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排队的重要性,发现了排队的乐趣,良好的秩序感也由此产生,学习与规则就在自然中发生着、形成着,期待孩子们能有更大的进步和成长。
最美城幼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图文|(李家园区)小班
编辑|田丽华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