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中国味
暖暖腊八节
中/国/传/统/节/日
腊八节时逢好梦,糯香增瑞唱尧年。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腊八节的文化、风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我们开展了“浓浓中国味,暖暖腊八节”的系列活动。
了解传统——认识腊八
2024年已经到来,书宁拿来了一本新的年历,书彤发现年历上1月18号这一天下面有三个字,其中一个字是“八”,那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一天就是腊八节。
李祤洁
去年的腊八节,我们还喝了腊八粥呢!
对呀,腊八粥可好吃了,还有我最爱的桂圆肉。
张嘉桐
李卓音
今年的腊八节我们要怎么过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腊八节吧······
丁老师
老师和小朋友通过绘本、视频讲述等方式和小朋友一起了解腊八节、新年的由来、习俗及饮食习惯。
腊八节习俗
腊八粥
腊八这天我国一些地方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的。因此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的节日食俗。腊八蒜材料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节还有什么习俗呢?
我在抖音上看到过还有腊八面。
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腊八面以面和各种豆类(红豆为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备用。红豆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时热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
腊八粥里庆腊八
巧手绘腊八粥
灵巧的小手,精致的图案,处处彰显中国腊八节的文化艺术。
品味腊八粥
一锅热气腾腾、醇香诱人的腊八粥终于熬好了,孩子拿来了碗筷,操起了汤勺,你一碗我一碗,咕噜咕噜喝起来。香气飘满了教室,也溢满了快乐。
动手做腊八蒜
腌制腊八蒜
年味十足的腊八蒜来啦……
孩子们亲自动手剥大蒜,
尝试腌制腊八蒜,
感受食物与传统的碰撞。
你知道怎么腌制腊八蒜吗?小朋友已经开始动手腌制腊八蒜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剥蒜
腌制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孩子们通过了解节日风俗,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了剥蒜的生活小技巧。
唱歌谣庆腊八
腊八节过后就拉开了新年的帷幕,跟着孩子们有趣的手指谣,感受这份浓浓的节日氛围!
“生活即教育”,我们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引导孩子多角度、多感官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愉快和祝福。本次腊八节主题活动虽已结束,但快乐和体验的感觉不会消失,一颗关于“文化传承”的小小种子,悄悄种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在充分感受节日的热闹与欢乐之余,增进了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品出了“温暖、团圆、吉祥”的节日文化!最后祝我们的大朋友、小朋友们腊八节快乐!
最美城幼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END
编辑|丁雨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
扫码关注我们
最美城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