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螳螂
李家园区 中班 室内区域自主课程
区域游戏的开展,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以全面发展。本期推出室内区域自主课程之一《你好,小螳螂》。
课程缘起
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是看不够的美妙画卷,是孩子们成长路上最好的教材。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惊讶地发现一只螳螂正在窗户上进行捕食,小橙兴奋的告诉小伙伴:“快来看,这里有一只螳螂!”孩子们纷纷前来围观….
螳螂的到来,激发了孩子们对昆虫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教师尊重孩子,结合孩子的兴趣,追随孩子们关注的问题,和孩子们开展一场关于螳螂的探究之旅。
课程脉络
我眼中的螳螂
螳螂有六条腿。
螳螂长得好可怕。
螳螂有两个大镰刀。
孩子们对于螳螂十分好奇,看着班里的小客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了起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中班的科学区域《探索小螳螂》的课程故事吧。
探螳螂之谜
基于对螳螂的兴趣,孩子们和老师、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并进行记录,了解关于螳螂的各种知识。
螳螂的结构
通过家园的共同努力,孩子们了解了螳螂的结构,原来螳螂有翅膀、触角、腹部……那“螳螂是吃什么呢?”带着问题,孩子们又开始新的探究。
螳螂吃什么
经过了解《昆虫记之螳螂》,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螳螂喜欢吃蝗虫、蜜蜂、甲壳虫、蚜虫、蜘蛛等,还能吃活生生的昆虫。在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原来螳螂是益虫,它吃各类小害虫,所以要保护螳螂。
螳螂的家
我们已经把小小的螳螂当作了班里的一份子,随着发现的螳螂越来越多,让我们一起给它一个家吧。
螳螂从哪来
“小螳螂从哪来的呢?”孩子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看到孩子们对螳螂的来历如此感兴趣,我们了解了螳螂的各类资料,对螳螂进行了公母配对,经过三周的精心照料,螳螂妈妈生产啦。
螳螂是怎样过冬的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我们发现螳螂的食物越来越少。从蚂蚱、苍蝇到蜘蛛,小小的昆虫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抓。那么,我们的小螳螂到了冬天怎么办呢?
它会饿死的。
它会冬眠。
螳螂会躲到地下的洞里。
经过视频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小螳螂会在冬天来临之前,把宝宝藏在卵鞘里,卵鞘防寒保暖又防潮,它们住在温暖的小房间中,等到春天的到来。
科学区中的日常观察
经过不断对螳螂的探索和了解,孩子们开始自发地观察、照顾螳螂。
螳螂怎么了
随着天气的变化,螳螂的寿命也走到了终点,最终我们把小螳螂们进行了标本处理,给孩子们提供了更直接的观察机会。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面对这大自然中充满生命力的螳螂,孩子们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的眼睛去观望,透过小小的螳螂可以发现了更大的世界。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面对这大自然中充满生命力的螳螂,孩子们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的眼睛去观望,透过小小的螳螂可以发现了更大的世界。
一次偶然的发现,引发了孩子的探索兴趣,智慧的老师、有爱的父母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尊重与支持,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关心大自然,从中学会发现、认识、探索,助力孩子们的成长。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最美城幼
图文|高云
编辑|李梦梦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