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蛋宝宝
小一班
区域游戏的开展,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以全面发展。本期推出室内区域自主课程之一《你好,蛋宝宝》。
课程缘起
孩子们的想法总是那样简单而充满童趣,一句话,一张图片都可能引发一场好玩的游戏,这是生发在娃娃家的游戏故事,故事从哪里开始的呢?几个孩子在阅读区读书时发现了一本《妈妈要生宝宝了》的书,这引起了孩子的好奇与讨论。
这时溪溪特别骄傲的告诉大家:“我妈妈生宝宝了,生了一个小妹妹”(其实妈妈并没有生宝),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
娃娃家里的游戏
起初,对于孩子们的讨论老师并没有介入,一场区域游戏,雨昊、菲菲、梓舒选择去娃娃家游戏。
听到雨昊说“我是爸爸,爸爸要生宝宝,我肚子里有宝宝了。”说着拉开拉链,拿着一个娃娃往肚子里塞,想要系上拉链时尝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于是转身求助梓舒。系上拉链后,摸着肚子开心的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宝宝”,菲菲给宝宝做炒鸡蛋,拿给雨昊吃,雨昊吃饭喝水,还把鸡蛋放到衣服里给宝宝吃。
游戏中雨昊在模仿“生宝宝”时说“我是爸爸,我也生宝宝”这样的想法存在偏颇,因此我们决定围绕“生宝宝”这个主题开展一节集体活动课。向宝贝讲解了“我”是怎样来到妈妈肚子里的,谁生宝宝?“我”是如何出来的等等……引导幼儿对生命的形成有一个科学认识。
课程脉络
3-5岁幼儿是对出生和性别的敏感期,恰逢我们班孩子对于生命(肚子里的宝宝)充满探究和好奇,为了满足小朋友的探究欲望。老师就幼儿兴趣点的出发,讨论出了此次自主课程脉络图。
爱的初探
宝宝从哪里来
为了充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探索了神奇的孕育过程,了解到了什么是怀孕,宝宝从哪里来,生命是怎样诞生的:首先,爸爸和妈妈结婚,然后小精子去参加游泳比赛,最终获得冠军的小精子会得到奖品,奖品就会变成小宝宝。
我们借助绘本《小威向前冲》《我从哪里来》,帮助他们感受到了孕育生命的过程是非常神奇的。每位宝宝都是从一颗受精卵,住在一所叫“子宫”的小房子里,通过妈妈脐带吸收养分,慢慢长出小小的身体、小小手和小小脚,最后长成一位小婴儿。由此知道了,生宝宝的是妈妈不是爸爸。
邀请溪溪妈妈
为了让孩子更加直观的感受孕妈妈的肚子,以此来增加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以便用于娃娃家游戏。于是我们邀请溪溪的妈妈来到幼儿园,帮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肚子里的宝宝。孩子们通过询问,摸肚子感受宝宝等多种方式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干什么?宝宝吃什么呢?孩子们躺在软垫上,猜想并模拟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妈妈的肚子空间有限,所以孩子们都心照不宣的蜷缩身体、闭上双眼,感受静止不动、吸收营养的过程。
宝宝性别—投票大会
大家的疑惑:溪溪妈妈肚子里的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呢?孩子们为此争论不休,见此情况的赵老师建议大家进行一次投票大会。
但溪溪妈妈说:“不管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健康平安就好”
最终投票结果:觉得宝宝是男孩有8票,觉得宝宝是女孩12票。那么究竟肚子里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呢?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要再等几天才可以知道,到时候跟大家揭晓。
海马爸爸生宝宝
在自然界中绝大部分都是妈妈生宝宝,但是有一个例外:海马是爸爸生的。老师为大家普及了这个知识:雄海马是非常特殊的爸爸,因为爸爸负责生育、繁衍后代,雄性海马一次能生一百多个小海马呐!
生宝宝游戏
又到了区域自主游戏时间,孩子们纷纷跑向娃娃家有了上次的游戏经验,这次他们更加熟练的扮演妈妈生宝宝的游戏。老师在娃娃家提前为他们准备好了接生的小床,这次游戏中有了医生、护士、爸爸、妈妈的角色。
爸爸陪着妈妈到医院生小宝宝,医生和护士为妈妈打麻药,然后熟练的把小宝宝从肚子里拿出来,并且去清洗宝宝,嘴巴里还说着“这是你的宝宝恭喜你生宝宝了。”我们生宝宝的游戏还在进行中,我们期待孩子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在本次游戏中出现了一个问题,所有的孩子们都想当妈妈来表演生宝宝,医生和爸爸等角色不是很想出演,因此他们发生了争执。
于是,老师与孩子们针对生活中的角色展开了探讨,由此帮助孩子们了解每一种职业角色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孕妈妈体验日
因为小朋友们都想当妈妈,所以今天我们开展“我是妈妈”半天体验活动课程。老师帮助孩子们把娃娃玩偶塞到自己的肚子里,来体验孕妈妈的生活。
作为“孕妈妈”保护肚子里“小宝宝”的半天开始啦!一开始孩子们感到既好笑又新鲜,孩子们都小心翼翼地守护好自己肚子里“小宝贝”。在餐后散步环节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双手扶着肚子散步。
到达寝室后我听到孩子们的讨论声:
“老师,我的手够不到鞋子。”
“老师我的肚子很大,躺下不舒服。”
“我太难脱下鞋子了。”
孩子们艰难脱下鞋袜,慢慢扶着肚子躺在床上休息,当“孕妈”太辛苦了。
听着孩子们的讨论,老师及时告诉孩子们:你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不管干什么都要带着你们,她也向你们这样甚至比你们还不舒服。听了老师的话。孩子们小小的脸上似乎多了理解妈妈以及保护“小宝宝”的坚毅。就这样,他们带着“宝宝”入睡了。
午睡起床老师突然发现姚姚哭着过来告诉老师,我的肚子里不想要有宝宝了,因为我很难受不舒服。说着便把娃娃从肚子里拿了出来,这个时候其他几个小朋友也觉得娃娃在肚子里很难受,陆续放弃保护娃娃。这时老师蹲下来耐心地告诉孩子们: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也会像你一样很难受,但是妈妈每天坚持保护你们,他们真的是太厉害了。
待到户外活动时,我们班只有三个小朋友继续再坚持保护宝宝。,其他小朋友已经全部放弃了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妈妈肚子里怀宝宝的辛苦,知道要更加爱自己的妈妈。
今天是体验当“孕妈”的一天,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保护好“小宝宝”。
今天是“孕妈”,在扔沙包的时候,不敢用力,因为要保护好肚子里面的“小宝宝”。
吃饭的时候也不能挤着肚子里面的“小宝宝”,可难受了,一点也不舒服。
调查问卷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为了让孩子们对怀孕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请宝贝回家和妈妈一起完成,孩子们通过调查从中体会到妈妈怀孕的不容易。
爱的表达
孩子体会到了作为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旅程,那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回到家中,孩子们对妈妈勇敢表达自己的爱和关心,并用自己稚嫩而有力量的小手给妈妈捶捶背、捏捏肩、摆放鞋子、端杯热水……每件小事都仿佛在表达着对妈妈的感谢:妈妈,你辛苦啦!
我心中的妈妈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了妈妈的不容易,也能体会到妈妈怀胎十月生产的辛苦,妈妈真的是太厉害了。我的妈妈是一个超人!于是我们发动孩子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妈妈送给她表达我们对妈妈的爱。
爱的告白
爱要大声说出来,所以爱妈妈就请你大声说出来吧!
感受成长
成长往往就在一瞬间,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在幼儿园我们一起与孩子看看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小时候穿过的衣服等,从中感受到自己成长的神奇,无不表达着父母对宝贝殷切的爱。
此次课程起源于绘本书中孩子们对妈妈肚子里小宝宝的好奇心,借此契机,我们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及学习需要,与孩子们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娃娃家中各种角色的重要性等,挖掘室内游戏的课程价值,进而延伸出妈妈孕育的辛苦和爱,懂得感恩。也知道了生命的可贵与亲情的重要,进一步萌发了爱与责任心。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最美城幼
扫码关注
文字|王舒
编辑|徐海霞
初审|于燕 曹晴
终审|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