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时间我做主
—— 椒园园区 小一班 ——
一日生活皆教育
点心时刻回归生活
悦享点心
让教育从“吃”出发
课程起源
点心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生活环节,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深入,生活活动作为一日生活的课程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小班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他们自理能力和任务意识都需要老师的提醒,个别幼儿还需要老师辅助。如何优化幼儿点心环节的管理与组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愉快、自主的氛围下用点心,我们开始了探究与学习。
课程脉络
糕点篇
认识糕点
中式糕点:
如,绿豆糕、芝麻糕、月饼等,花色品种多,有大的、小的,有圆的、方的,有颗粒状的、片状的、条状的,营养丰富,且沉淀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西式糕点:
型别致、色彩鲜艳,如:蛋糕、三明治、面包等,颜色丰富,外形美观,上面还有各种图案。
3岁到6岁的宝贝身体和智力发育都是比较快的,需要充足的营养去支持着身体的健康发展,每天给幼儿吃富含含蛋白质,纤维素,低糖,低盐的食品,能够使幼儿获得更多日常所需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从而促进儿童身体茁壮成长。
吃点前准备
洗手时规则意识的养成。既能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生活中的生活技能、社会操作规则、个性品质的要求,又能使幼儿具有良好的适应未来竞争的品质,对其未来成长和人格素质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并拥有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如洗手时水龙头水量开小一些,不玩水不浪费水,洗完手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自主取点
宝贝拿好夹子,拿取属于自己的一份糕点,放到糕点盘中,放下夹子,离开取点区。
我们都要记得排队,队伍才会整齐做事情也快。
在宝贝自主排队取点的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良好的排队习惯是孩子从小养成的社交礼仪,也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课。幼儿园排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秩序与安全,更是对孩子品德和素质的培养。培养孩子排队的观念和规范行为,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
吃糕点
宝贝们在一起吃点的时候,用语言、动作传递自己的快乐,幼儿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取点放盘洗手的过程提高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画糕点
每周,幼儿园都会给我们准备不同口味,不同形状美味的糕点,宝贝拿起画笔画下了自己喜欢的。
今天回家,可以把美味的糕点吃点时的小故事分享给爸爸妈妈,期待明天会有其他的惊喜。
做糕点
每次吃完点,宝贝们想尝试做自己喜欢的糕点 。今天,利用手工活动时间,满足一下宝贝的愿望。
宝贝们用平时玩的超轻粘土,做了各种各样、色彩丰富的糕点。有巧克力蛋糕、有甜甜圈、有面包……小小糕点师们的手可真巧呀。
绘本故事
小动物运糕点
瞧!那些是谁呀?原来,小班的小宝贝们又化身为乌龟宝宝帮乌龟妈妈的糕点店运糕点呢,最终安全地把糕点运送到了糕点店里。一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开心极了!
课程收获:
我们针对小班幼儿喜欢吃、喜欢说、喜欢玩的心理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活动,先从对糕点全方位的感知出发,引导幼儿观察糕点的外形,请幼儿感受各种糕点的味道,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然后引导幼儿进行糕点的创造表现活动,画一画、做一做、玩一玩。一步步地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每个活动,一步步地引导幼儿从外到内了解糕点的各种特点,提升幼儿的各种经验,从而提高幼儿各个器官的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大小肌肉的活动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
水果篇
当吃点遇上橘子
橘子是我们生活中特别常见的一种水果,酸酸甜甜,很受小朋友的喜爱。早点时间吃橘子时,孩子们边吃着橘子边讨论着,听他们在说什么呢?哇,今天吃的是橘子。我也看见了,我最喜欢吃橘子了。我不喜欢吃橘子。老师说橘子很有营养。小朋友对橘子充满了兴趣,跟着孩子们的脚步,于是我们开启了探索橘子的秘密……
探秘橘子
闻一闻橘子香香的。橘子有大有小,我们来给橘子宝宝排队。剥一剥橘子里是一瓣一瓣的。尝一尝橘子酸酸甜甜真好吃。小朋友尝试自己剥桔子品尝,感知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了解到桔子分桔子蒂、果皮、果肉、种子四大部分,孩子们再看一看、闻一闻、剥一剥、尝一尝橘子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橘子创作:笑脸娃娃
笑脸娃娃孩子们把一张张笑脸画在了橘子上,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笑脸宝宝。
好玩的橘子
橘子不仅可以吃,可以画,还可以玩呢!我们小朋友进行橘子游戏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顶橘子大赛
小朋友把橘子稳稳的放在头顶上,看看谁的橘子稳住的时间最最长。
滚动的橘子
孩子们一个个拿着橘子,比一比谁的橘子滚得最远。
我们的约定
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们对餐点的组织、内容的丰富进行了调整,如让孩子们根据自主选吃多少拿多少,这样才不浪费!
课程感悟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欢橘一堂”课程故事的开展,是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进行探究的活动,通过看桔子、摸桔子、剥桔子、尝桔子和玩橘子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又进一步的认识了橘子,知道了橘子不光可以吃,橘子的玩法更是层出不穷,从“玩中学”丰富幼儿的经验,体验了橘子的乐趣。
课程反思
陈鹤琴先生倡导“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幼儿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想的,应当让他们想”,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自主点心的过程中,凡是幼儿能做的事情我们都让孩子自己做,发现了问题让孩子尝试解决。真正意义上做到自主,成为班级的小主人,我相信以后幼儿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都会探索和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学会放手把自主权交给可爱的孩子们。
END
最美城幼
WINTER SAFETY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图文|赵秋华
编辑|丁雨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