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桥”遇见你
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一直坚持了十年的时间。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空间想象、创造性、社会交往等良好的品质。本期推出建构游戏课程之—《恰“桥”遇见你》。
桥是我们熟悉的建筑,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使我们的出行变得方便而快捷,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桥梁有着丰富的形态,多变的造型给幼儿无限的想象,它所蕴含的科学秘密让幼儿十分感兴趣,借此我班围绕“桥”来“桥”趣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就让我们一起和幼儿走进桥的世界,欣赏桥的风采,探究桥的奥秘吧!
桥,我知道
调查问卷
我们开展了促进家园共育的寻找生活中的桥以及亲子大调查。用视觉、触觉的感官方式实践探索桥的外形特征,了解桥的名称,故事由来等。
当然,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什么桥吧!
生活中的桥—立交桥
生活中的桥—石拱桥
生活中的桥—廊桥
生活中的桥—吊桥
生活中的桥—斜拉桥
生活中的桥—人行天桥
生活中的桥—独木桥
博兴古老的桥—博昌桥
博兴县南小清河与张北公路交会处有一座–博昌桥,是为了纪念博兴县王楼村王博昌烈士。1932在王博昌等人的倡捐下加固重修,陈竹村等人提议将此桥命名为“博昌桥”,后经山东省委批准,正式命名为“博昌桥”。博兴籍诗词爱好者写诗:年年路过博昌桥,不识博昌本英豪。建党百年忆英烈三躬英魂到碧霄。
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日常经验加上我们网上寻找到的桥的资料,了解到了原来桥不仅多样、美丽、壮观而且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博兴古老的桥—凤阳桥
凤阳桥为青石结构三孔拱形桥,位于滨州市博兴县湖溪镇仗八佛村。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创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原称凤阳桥,清称青龙桥。南北横跨于卧龙河上。三孔石拱桥,东西长6.5米,宽4.4米。桥基南北两面各置分水石两块,桥栏南北两面栏柱各6根,拦板各5块。栏版上雕饰“丹凤朝阳”、“八仙过海”和“四季花鸟”等民间故事。桥栏上尚存“明嘉靖岁在癸亥建立凤阳桥”和“清道光岁在戊戌重修青龙桥”题记。
绘本推荐
推荐理由:
1.市面上讲述中国桥梁的科普书不多,这本故事性+轻科普的更适合孩子对桥梁知识的理解。
2.书中不仅仅讲述桥梁本身,还拓展了一些历史文化知识。
3.这本书耗时两年才完成,差不多是建起一座中型桥梁的时间。文字作者长期从事桥梁新闻报道和传播纪实工作,由中铁大桥局桥梁专家审订,科普知识很专业。
4.书中不仅带来了桥梁科普知识,同时浸润的工匠精神和工程师文化也值得体味。
我心中的桥
我们现在是设计师,我们在设计图纸呢,看看大家伙都想搭建什么桥吧!
建构技巧大揭秘
在搭建过程中,可以运用到很多的搭建技巧,每种技巧不同的展现方式,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和不同材质的材料,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建构技巧吧!
搭建课程—初体验
追随设计的图纸,学习了搭建技巧,孩子们商量从桥的底端开始搭建,选择了六个圆柱体(奶粉罐)做“桥墩”,长方形积木双拼积木做桥面。
当圆柱体不够时,晨瑾尝试利用纸筒代替奶粉桶进行叠加,解决圆柱体空缺的问题。
教师反思:
本次搭建过程中,孩子们一味的想要搭建桥,却忘记了注意细节,老师拿来一辆小汽车,发现小汽车无法上桥,有些桥面还发生了断裂,根据这些问题,孩子们产生了讨论。
搭建课程—问题讨论
通过孩子们的讨论,我们先一起整理好了建构区的材料布局,放积木的摆放位置更加的明显。
为了方便拿取材料,我们利用奶箱,二次使用,投入到材料拿取中。
教师反思:
解决完问题以后,我们即将投入第二次搭建,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自主讨论,解决,把问题抛给孩子,教师引导,更好利用他们的提升。
搭建课程—二次建构
教师反思:
结合上次的问题,孩子们更加注意细节,注意积木之间的链接,注意上下坡的顺畅,看到他们的成长,我们很欣慰,通过课程的实施,改变搭建习惯,是一种好的现象!
搭建课程—终落成
孩子的自主意识已经非常强了,他们提出要来进行装饰,利用小圆柱和三角积木来建构树木,还加了“S”弯道,孩子们搭建的投入,不亦乐乎。
任何一个城市、村庄都有桥梁,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快捷和方便。桥不仅有着丰富的形态、科学的智慧、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跨越障碍,连接沟通,抵达美好的意义。相信此次主题一定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知识与智慧,让我们继续探索的脚步,一路收获成长、收获快乐。
搭建课程—家园合作
回到家中,宝贝们和家长分享了搭建的喜悦,家长们陪伴孩子用稚嫩的画笔,绘画出了“我搭建的桥”变身小小工程师的快乐涌上心头,拿起魔尺,也来变一变,不同的桥梁吧!
课程反思:
建构游戏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建构游戏的内容范围越宽广,建构物的结构越细致、越复杂。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提供给幼儿探索的机会,引导幼儿通过“发现问题——猜想——验证——解决问题”,在实际操作,与已有经验做联结,在与同伴间、师生间的对话、互动、沟通、合作中一起共同建构经验,让深度学习在游戏中自然发生。
孩子们的建构之路还未停步,我们的观察之路就还在继续,期待孩子接下来的探索之旅。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最美城幼-
编辑|徐海霞
初审|于燕 曹晴
终审|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