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来搭“趣”
李家园区 中班 建构课程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一直坚持了十年的时间。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空间想象、创造性、社会交往等良好的品质。本期推出建构游戏课程之—《搭来搭“趣”》。
建构游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幼儿的玩乐天性,满足了幼儿探索周围环境的机会,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程缘起
在进行主题活动时孩子们对自己家有着初步的认识,孩子们对家庭成员有大致的了解,对自己的家充满了热爱。应该从小培养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幼儿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让孩子们拥有美好的情感体验和表达。
基于幼儿的兴趣,结合主题活动和园本课程,我们决定开展建构游戏活动《搭来搭“趣”》的课程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增强建构技能,培养幼儿爱幼儿园和家人的情感。
我的班级
怎样才能搭的很高呢?
地基最重要了。
我们要把设计图画好,才能搭出作品。
中班是孩子们的新班级,这里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有可爱的小朋友,有兴趣相同的小伙伴,同时新的环境也让孩子们更喜欢上幼儿园。最初我们把“我的班级”定位了搭建的主题,通过孩子们的一个个问题,我们开展了第一次搭建活动。
刚开始我们班的搭建水平并不是很好,消极等待的现象非常严重,孩子们不懂得分工与合作,只有几个孩子在搭建,其他人要么一味的胡乱摆放要么只帮忙拿拿积木,多数孩子的参与度较低,在活动中积木随意摆放,游戏常规性很差,搭建活动需要老师极大的引导和介入才能完成。
在最初的搭建活动“我的班级”中,孩子们多以自己的想法为主,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搭建作品。
我的家
慢慢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对新的环境、教室了解熟悉后,搭建的效率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消极等待的现象不再普遍。可是,搭建的效率虽然提升了,但孩子们的搭建水平却不尽人意,孩子们的作品单一,重复率很高,建构技能运用不上,没有美感等。
在搭建“我的家”中,我们发现孩子的已有经验充足,想象起来比较容易,他们通过自己的小手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相对上一主题,孩子们对材料更熟悉,运用的技能更多,虽然用积木搭建幼儿园不能永久保存,但是也为孩子们搭建积累了经验,为孩子保留了美好想象。
我居住的街道
经过一次次的搭建活动,孩子们的搭建水平逐步提高,不仅搭建技术运用更娴熟、想象力也更丰富。我们让每一个孩子都来绘图,肯定和鼓励孩子们的创作,让他们都来说说他想搭建的作品,不再是固定的人来当组长,经过自己的创作评比,慢慢的孩子们思维打开了,作品也就丰富起来了。在“我居住的街道”搭建主题中,我们不再着急让孩子们开始搭建,而是用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欣赏和模仿,用更多的时间做总结和提升。到现在孩子们的建构技能和美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的幼儿园
孩子们每天都在用小眼睛观察幼儿园,慢慢的把幼儿园的样子记在心中,孩子们也愿意用自己的小手让幼儿园变得更漂亮,喜欢装饰幼儿园,所以我们把第三次的搭建主题订为“我的幼儿园”。当我们提到搭建孩子们最熟悉的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很是兴奋,都想和自己的小伙伴进行讨论,搭建我的幼儿园,孩子们不同的想法也很新奇,孩子们迫不及待的跃跃欲试。
未来的家
慢慢的,孩子们可以运用多种不同形状的搭建积木进行搭建主题内容,幼儿会小组合作、协商、分工建构一个主题,并通过绘画的方式将搭建过程进行分享。在进行“未来的家”主题建构中,幼儿能合理地布置场地、分工、合作完成一个主题内容,同时,孩子们在搭建完成作品后,还能给自己或同伴搭建出来的作品进行评价或提出更好的更改建议。
建构游戏作为园本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在搭建游戏中学习了许多搭建技能,在审美、合作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建构游戏为孩子表现和创造生活提供了他们可控制的“舞台”,具有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问和极强的可创造性。
课程反思
本次《搭来搭“趣”》建构课程,中班以幼儿为主体,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里逐步推进搭建水平,在此过程中,幼儿发挥了主动性、体验了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同伴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发现,游戏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其实都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机会。我们采取请幼儿自主讨论、反思与适时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通过不断地尝试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建构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带给幼儿快乐的体验,还能促进经验的习得和学识的增长。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放飞想象的翅膀,敢于自主创新,学会与人合作,收获快乐成长!
END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最美城幼
图文|高云
编辑|李梦梦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