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CHU
暑
SHU
AUTUMN
处暑节气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气候变得凉爽。
为了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处暑”的由来和习俗,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于2023年8月21日开展了以“淡云辞夏,新凉迎秋”为主题的处暑主题节气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处暑节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大精深吧!
暑
知处暑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认识传统节气处暑的由来,感受节气文化习俗,老师们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展示了处暑节气的由来习俗。
暑
绘处暑
一袭清风避暑意,秋景初微向美好。暑气退散,天气初凉。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绘画方式展现处暑节气的到来。
暑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处暑之日“鹰乃祭鸟”,说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冷酷地搏杀猎物。
先猎之物要先陈列为祭,古人称之“义举”。
二候,天地始效。始:开始的意思。肃:肃静、万物凋零的意思,把他们连在一起那就是地间的万物进入了这个时间段内,开始凋零了。表现最明显的便是枫叶变红。
三侯,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开始秋收。
暑
说处暑
古诗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孩子们通过学习古诗的手指谣和节气律动,增强孩子们语言协调和动作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加深对于处暑节气的认知和印象。
暑
处暑健康小贴士
1.早睡早起
处暑后,人会出现“秋乏”现象。此时应相应调整起居,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2.多喝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
3.早晚添衣
处暑时节,正值初秋,暑热尚未退尽,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4.通风透气
一定要确保室内通风,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处暑的到来,
抚平了夏日的燥热。
幼儿了解了许多关于“处暑”
的来历和习俗,
丰富了幼儿的节气知识,
增加了对新季节的期盼,
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就让我们一起敞开胸怀,
拥抱这个美好的秋天,
迎接美好的新学期吧!
-END-
最美城幼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图文|王响
编辑|丁雨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
关
注
我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