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语言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近年来学前教育界比较重要的一种新的语言教育理念。全语言教育强调语言学习的整体性,重视语言与日常生活的内在联系,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是一种综合性的、平等而开放的学习,对当今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全语言教育 幼儿园语言教育 教育理念
“全语言教育最初用于美国中小学校教授本民族的语言艺术及其阅读教学,后来逐渐地运用到幼儿教育领域,并产生重要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语言教育的思想逐步影响到我国。”这种理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潮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得到突飞猛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我国学前语言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
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肯·古德曼作为“全语言之父”,他最早给全语言教育下的定义是,“全语言教育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在他的著作《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强调“全语言不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法,它更是一种教育哲学观,是通过对语言、学习、课程、教学与教师四者的重新思考,而产生的有别于传统的态度。”
英国学者布朗把“全语言教学”描述为“合作学习,有学生参与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对学习社团的集中关注,语言的社会性,真实自然环境下的语言使用,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习,整体的、非传统的评估技巧,四种语言技巧的结合。”
对于全语言教育看法大同小异,但都强调了以下特性。
语言学习的整体性
语言是不可拆分的一个整体,当语言被拆分为语音、词汇、语法、句型,这就使语言丧失了完整性。孤立单个拆分学习忽视了语言的情景性与开放性。而全语言中的“全”突出语言各方面的整合作用,更适应学习者的意义学习。
语言学习的社会性
语言学习不能脱离整个社会情景,而应让语言回归真实世界。连接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的学习都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成份。家庭中,学校中和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情景与对话都是语言学习的潜在资源。
语言学习的民主性
古德曼认为,人类是同等的语言学习者。每个人都能学习书面语言,每个人都可以学习阅读。教师要像家长一样,创造条件让学习者参与到对话中来,能够在一日活动中倾听和引导幼儿的语言学习。
语言学习的交融性
语言学习的交融性
全语言理论关注课程的整合,可以将语言与艺术领域,音乐领域等其他领域进行穿插学习,使个体能在真实的、充满联系的、整体的学校课程中,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创造与回应真实的世界,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园对于幼师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阶段正是处于幼儿园发展的过渡阶段,大多幼儿园教师是多年经验的老教师或者是刚刚就职的经验不足的新教师,就语言教学方面更多的是凭借经验教学,明显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只在语言集中教育活动中进行语言教学。很多幼儿教师重视集中教育活动中的语言教学,而在一日活动中却不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主要体现在休息时老师会用方言进行交谈,或者在教室中不在意是否幼儿在场随意和其他老师谈论和抱怨无关教学的事情。老师是幼儿的模范,幼儿会在潜移默化中受老师言行的影响,因此教师自身言行举止十分重要。
组织形式简单。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教师主要采用的就是提问法,老师问,幼儿回答,主要停留在对了解故事,儿童创造性语言较少。其实在各个领域的教学中可以渗透式的进行语言教学,适时对幼儿的语言进行规范,或者培养幼儿独立自信表达的习惯。
各类型的语言活动区分不明显。语言活动虽然都是让幼儿表达,但各种类型的语言活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谈话活动往往“围绕幼儿已有经验的话题进行交谈,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谈话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和开放性的讨论活动。讲述活动内容的计划性则更强一些,主要针对某一幼儿需认识的凭借物(图片、玩具等 )进行讲述。”
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宽松的和谐的语言环境
拥有一个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依据全语言理念,幼儿语言的教育连接个人日常生活环境,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在一定的情景中获得发展。因此我们在幼儿的一日活动和环境创设中得到启发。
在环境创设中,我们可以利用合理利用各种区角活动,如阅读区鼓励幼儿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看到的故事,建构区多引导幼儿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各个墙面可以粘贴趣味图片或者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图片。在日常活动中,教师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对于幼儿平时语言的表达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比如幼儿有时和教师说话表达不明晰,教师可以先认真倾听幼儿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鼓励幼儿慢慢说,然后已询问式语言引导幼儿,让幼儿以一小段语言表达,然后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幼儿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潜移默化中学会清楚的表达。
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要用普通话交谈,不能因为地方性方言而破坏语言整体的规范性。
语言教育过程真实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古德曼认为,“学校的语言回归真实世界,将传统的教科书、作业本束之高阁,让儿童通过读写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学习阅读和书写。”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应该是真实的。现阶段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与生活脱节,教师只是按照教材的语言活动来设计、组织教学。全语言教学强调将读写建立在幼儿的语言基础和个人经验之上,主张教学要贴近幼儿的学习基础和背景知识。而游戏对幼儿来说是最有意义、最真实的实践,幼儿在游戏中增加与同伴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产生语言交往的迫切要求,游戏中新的情景,产生新的需要 ,从而锻炼、丰富了幼儿的语言。
语言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避免以提问法的单调性。出了上面说的游戏以外,也可以让幼儿来进行表演活动和合作学习中幼儿之间对话形式进行学习,或者是在生活活动中穿插每天一个幼儿给大家讲故事的形式。在调动幼儿愿意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语言表述进行引导。
幼儿园语言教育应渗透在其他领域的活动
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并不是像学科教学般界线明确,在幼儿五大领域中,各个领域知识点有关联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同时各领域教育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发展素材,因此在其他领域的教育中教师可以进行整合教学,应充分挖掘各领域活动中有利于语言教育的因素。在设计和组织各领域教育活动时,积极创造幼儿语言交流和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留意幼儿的表达是否清晰和错误的地方,在活动过程中慢慢培养幼儿愿意表达和自信表达的习惯。
同时也要注意幼儿个体语言发展的差异性,应多留意那些语言发展水平缓慢的幼儿,多鼓励他们和多给他们机会表达自己。
家园之间的语言教育的沟通
语言学习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承担者重要的职责,但家庭中的语言环境对幼儿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讲座和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幼儿的语言用语,能够认真倾听幼儿说话和尊重幼儿语言的表达欲望,并多与幼儿进行亲子交流,学会关注、捕捉孩子在情绪、动作、语言等方面出现的新行为,做到及时赞许和适时引导,使孩子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家长如果发现幼儿在语言的发展存在问题,如攻击性语言较强,家长应和教师沟通,家园双方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张明红.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8.
肯·古德曼. 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马雪琴.全语言教育理念及对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12(1).
申晓燕,曾莉. 全语言观指导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幼研堂,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