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
推磨做豆腐的由来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还有一种民俗学家表示,“豆腐”与“头富”谐音,寄予了人们新年要富贵的心愿。
民俗知识
磨豆腐
俗话说,二十五,磨豆腐。豆腐与”头富”音相似,被人们寄予了新年”富贵”希望。现在很少自家有磨坊了,那就买块豆腐或者打点豆浆图个吉利吧!
贴窗花
民谚亦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古代家家户户的窗户都是纸糊的,平时风吹雨打难免破损,但又舍不得全部更换,只有在二十五这一天才会全部换新的窗户纸来“接玉皇”。现在虽然不用纸糊窗户了,但是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等习俗依然流传。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千灯节
这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亲子美食
过桥豆腐
过桥豆腐,是鸡蛋与豆腐的完美结合。菜柔滑细嫩,咸鲜适口,菜相美观,特别适合家里的老人小孩食用。
食材:豆腐500g、鸡蛋2个、油10g、盐5g、鸡精5g、淀粉10g、葱花20g、辣酱30g
做法:
1.准备好的辣酱,豆腐切块 鸡蛋打好
2.将豆腐放入锅中蒸10分钟至熟
3.蒸豆腐的汤汁倒入锅中加辣酱调料等
4.浇在蒸好的豆腐上,再撒上葱末即可
宫保豆腐
这道菜是传统的宫保鸡丁演变出来的一道菜。虽然花生米和豆腐经过炸制,但裹上了酸甜味道的酱汁,一点都不油腻,很适合下饭哦。
食材:豆腐300g、花生50g、油适量、盐适量、生姜适量、生抽适量、料酒适量、香醋适量、白糖适量、香油适量、花椒适量、豆瓣酱适量、淀粉适量
做法:
1.花生用油炸熟晾凉后去皮,生姜切末、大葱切段。
2.取一干净小碗,倒入一汤匙生抽、一汤匙料酒、少许香醋(1/2汤匙)、1/2汤匙香油、调入适量精盐、挖入一汤匙白糖,倒入少许清水调成味汁备用。
3.豆腐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
4.锅里倒入植物油,油七成热时倒入豆腐丁、滑散,小火炸制。
5.等豆腐炸制稍金黄即可捞出,控油备用。
6.锅里留底油,放入花椒炒出香味后,捞出花椒。
7.挖入一汤匙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
8.倒入姜末、葱段,炒香、倒入调好的味汁,炒匀、倒入控净油的油炸豆腐丁,炒匀、倒入去皮的熟花生,炒匀、倒入水淀粉勾芡,收汁即可。
番茄炖豆腐
番茄豆腐是一道浙江省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此菜口味鲜美,营养丰富,有益康。
食材:番茄1个、豆腐500g、青豆40g、油适量、盐适量、番茄酱30g、白糖1g、水淀粉适量、蚝油15g
做法:
1.准备好所有的食材、青豆开水煮至3分钟过凉、西红柿炒烫去皮、豆腐切小块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
2.炒锅倒油爆香葱花倒入番茄和番茄酱翻炒炒出汁,再放入青豆继续翻炒。
3.加入盐,糖,然后倒入豆腐加入少许清水炖煮5分钟、加入蚝油调味、淋入水淀粉。
4.汤汁浓稠关火,美味就出锅了。
本文图文来源网络,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