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遇国庆,双节共欢腾》
一、活动主题
《中秋遇国庆,双节共欢腾》
二、活动目标
-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团圆寓意、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和国庆节的意义(祖国生日),激发爱国情感与文化认同感。
-
通过手工、游戏、表演等活动,锻炼幼儿动手能力、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营造温馨、欢乐的双节氛围,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节日的快乐,增进亲子情感(亲子活动环节)。
三、活动时间
2025年9月28日-9月30日(可根据幼儿园实际教学安排调整,建议活动当天半天或一天集中开展)
四、活动准备
-
环境布置:
-
园区门口:悬挂国旗、灯笼,摆放“欢度双节”主题展板。
-
班级教室:张贴中秋、国庆主题图片(如月亮、玉兔、天安门、长城),用彩纸、气球、中国结等装饰,营造节日氛围。
-
物资准备:
-
手工材料:彩纸、黏土、画笔、卡纸、剪刀(教师使用)、丝带、月饼盒、小国旗等。
-
食品材料:月饼(提前确认幼儿过敏情况)、水果(如柚子、葡萄)、饮品等。
-
其他:音响设备、节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爷爷为我打月饼》)、汉服或节日服饰(可选)、相机或摄像机。
五、活动内容与流程
(一)前期预热:节日知识小课堂(9月28日-9月29日)
-
教师通过绘本、动画、图片等形式,向幼儿讲解中秋节和国庆节的由来、习俗。
-
中秋: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介绍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习俗。
-
国庆:简单介绍国庆节是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认识国旗、国徽,感受国家的繁荣。
-
学唱节日歌曲:教幼儿学唱《爷爷为我打月饼》《国旗国旗真美丽》等歌曲,培养节奏感和爱国情感。
(二)集中活动日:双节主题狂欢(9月30日)
环节一:升旗仪式,致敬祖国(上午9:00-9:30)
-
全体师幼穿戴整齐,在操场集合,举行简短的升旗仪式。
-
教师带领幼儿行注目礼,唱国歌,讲解国旗的意义,引导幼儿热爱祖国。
-
幼儿代表手持小国旗,集体朗诵爱国童谣(如《我爱北京天安门》)。
环节二:班级主题活动,体验双节乐趣(9:30-11:00)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分班级开展不同活动,以下为参考活动:
-
小班:趣味手工,感知节日
-
“玉兔送福”:用黏土制作小兔子,粘贴在卡纸上,送给家人。
-
“我心中的国旗”:用彩纸剪贴国旗图案,感受国旗的鲜艳与庄严。
-
中班:习俗体验,动手实践
-
“创意月饼DIY”:用黏土模拟制作月饼,设计不同花纹,了解月饼的形状与寓意。
-
“猜灯谜”:教师准备简单的灯谜(如“月亮的好朋友,长耳朵短尾巴”——玉兔),幼儿猜对可获得小贴纸奖励。
-
大班:文化传承,表达祝福
-
“家国主题绘画”:以“我爱祖国”“中秋团圆”为主题作画,展现对节日的理解。
-
“汉服秀与诗词朗诵”:幼儿穿戴汉服,朗诵中秋诗词(如《静夜思》《古朗月行》),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环节三:亲子共享,团圆时光(11:00-12:00,可选)
-
邀请家长进园,与幼儿共同参与“团圆分享会”:
-
幼儿向家长展示上午的手工作品,分享节日知识。
-
师幼、家长一起品尝月饼和水果,分享美食的同时,感受“团圆”的意义。
-
集体合影:以班级为单位,手持小国旗和中秋装饰,拍摄“双节同庆”全家福,定格欢乐瞬间。
(三)活动延伸:节日记忆带回家(活动后)
-
布置“家庭小任务”: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中秋节的月亮,绘制“月亮变化图”;或与家长一起观看国庆相关节目,感受节日氛围。
-
班级群分享:教师将活动照片、视频分享到班级群,让家长重温活动精彩瞬间,延续节日快乐。
六、注意事项
-
安全第一:活动中确保幼儿不接触尖锐物品,手工环节由教师协助使用剪刀;提前排查食品过敏情况,避免食用致敏食物。
-
适龄原则: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认知和动手能力,设计难度适宜的活动,确保幼儿能积极参与并获得成就感。
-
氛围营造:全程播放节日歌曲,教师用热情的语言引导幼儿,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双节的意义。
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既体验了传统节日的魅力,又萌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