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著名工程地质学家|黄润秋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著名工程地质学家|黄润秋-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黄润秋教授  高边坡及灾害防控研究团队带头人,9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1963年8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工程地质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2年1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3年11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博士生导师。
199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资助,
1994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资助,
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03年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现任生态环境部部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副主席(2010-2014),国际大型滑坡研究会(iRALL)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8-2016),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
黄润秋教授专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大型工程建设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先后主持和承担973计划项目、中国地调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部委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90余项,与团队成员一起,建立了基于地质过程的高边坡“变形稳定性评价”及重大地质灾害控制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在大型滑坡形成机理、岩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强震地质发育分布规律以及灾害防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方面取得诸多理论创新,解决了一批工程实践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产生了重大社会及经济效益,并为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他于2005年和2014年分别牵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围绕科学研究实践,黄润秋教授先后出版专著10余部(含合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0余篇,3篇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论文他引共计达6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已指导毕业40余名博士研究生和60余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均列第一),国家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11项(4项排名第一)、二等奖14余项。他还先后获得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学术终身成就奖(2018)、日本滑坡学会“国际奖”(2012)、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2007)、国家教学名师奖(2007)、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7)、“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003年)、中国青年科技奖(1998)、首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2002)、霍英东奖(1989)等个人奖励,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7)。

获得荣誉:
2016 年, “全国工程地质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2016 年, “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2015 年, “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顾问”
2014 年, “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2012 年, “日本滑坡协会奖”
2010 年, “第八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09 年, “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专家服务团成员”
2008 年, “九三学社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08 年, “四川统一战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08 年, “第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及创新集体奖”
2008 年, “四川统一战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黄润秋”
2007 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7 年, “第十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2007 年,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7 年, “四川省教学名师奖:黄润秋”
2003 年, “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003 年, “第三届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
2002 年,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2002 年, “(首届)“黄汲青青年科学技术奖””
1998 年, “中国青年科技奖:黄润秋”
1997 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6 年, “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黄润秋”
1996 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黄润秋”
1994 年,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
1993 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黄润秋”
1993 年, “第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
1991 年, ““有突出贡献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1990 年, “教育部第二次高等院校“霍英东奖”(研究类)”
1989 年, “霍英乐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


出版专著:
[1]. 许强;汤明高;黄润秋等.大型滑坡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 李小文;黄润秋;王运生;陈安.强震应急与次生灾害防范.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3]. 曹运江;黄润秋;唐辉明等.复杂软岩特性及其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2
[4]. 黄润秋.岩石高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5]. 许强;裴向军;黄润秋.汶川地震大型滑坡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6]. 许强; 黄润秋;汤明高.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7]. 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黄润秋;许强;陶连金.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第三版).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9
[8]. 黄润秋.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9]. 王志; 黄润秋; 王绪本; 贺振华. Structural heterogeneities and dynamics under the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s.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10]. 黄润秋;许向宁;唐川;向喜琼.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11]. 黄润秋;许强.中国典型灾难性滑坡.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12]. 黄润秋;许强;戚国庆. 降雨及水库诱发滑坡的评价与预测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13]. 何满潮;黄润秋;王金安;姚磊华;王树仁.工程地质数值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14]. 黄润秋;许模;陈剑平;胡卸文;范留明.复杂岩体结构精细描述及其工程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15]. 毕思文;润秋.地球系统力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3
[16]. 罗文强;黄润秋;张倬元.斜坡稳定性概率分析的理论与应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3

[17]. 宋建波;张倬元;于远忠;刘汉超;黄润秋.岩体经验强度准则及其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2
[18]. 苏生瑞;黄润秋;王士天.断裂构造对地应力场的影响及其工程应用.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19]. 黄润秋;许强;陶连金;林锋.地质灾害过程模拟和过程控制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20]. 黄润秋;王士天;张倬元;刘汉超等.中国西南地壳浅表层动力学过程及其工程环境效应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
[21]. 徐则民; 杨立中; 黄润秋. 路基边坡水岩相互作用机理及病害防治.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22]. 徐则民;黄润秋.深埋特长隧道及其施工地质灾害.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23]. 方向池;黄润秋.山区公路水毁灾害研究及治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24]. 王士天;黄润秋;李渝生.雅砻江锦屏水电站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25]. 黄润秋;许强.工程地质广义系统科学分析原理及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26]. 黄润秋;王士天;胡卸文.澜沧江小湾水电站——高拱坝坝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27]. 王士天;严明;黄润秋. 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评价.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4
[28]. 秦四清;张倬元;王士天;黄润秋. 非线性工程地质学导引.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3
[29]. 黄润秋;邓荣贵.高边坡物质运动全过程模拟.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工程地质大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著名工程地质学家|黄润秋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