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徐则民:如何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徐则民:如何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朋友你来了,记得先点后朴教育?关注我哦~

徐则民:如何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徐则民:如何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徐则民·

特级教师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教部教研员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1259

1393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徐则民:如何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今天的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组织分享游戏,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什么是游戏,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以及在游戏中教师的角是什么。

徐则民:如何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首先,游戏既是幼儿发展的手段,也是幼儿精神成长的目的,借用杜威先生的名言,游戏即生长,生长的目的在游戏之内而不在游戏之外。



其次,教师不是幼儿游戏的主导者甚至连引导者都算不上,在很多游戏精彩瞬间都是幼儿内在自主性的发展得到满足的时刻。


如果我们可以明白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游戏的价值在游戏过程之中而不是游戏结束后的分享甚至是成人预设,那么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幼儿去快乐地充分地游戏了。




正文


当游戏结束时,有的孩子满足,有的孩子遗憾,有的孩子尽兴,有的孩子意犹未尽······于是,教师便组织孩子围坐在一起交流和分享在游戏中的经历与体会。

或许,因为这是“经常做的事”,所以“如何组织一场高质量的交流与分享活动”便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

记得我曾专门撰文提炼教师在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活动时的几个关键点,如:

在内容上:

应“捕捉闪光点”“聚焦矛盾点”和“诠释未知点”;

在组织实施中:

应多鼓励幼儿“说自己的事”,多引导幼儿表述游戏的过程,让幼儿“弄懂别人的事”,多创设机会让幼儿“有话大家说”······


然而,这样的建议真的有效吗?

很多时候,我们看着教师紧抓着一个幼儿在游戏中的片段经历,不停地以此提示和启发其他孩子,生怕孩子们错过学习机会,心急火燎地去引申和拓展课程,心里免不了感慨:教师如此辛苦施教,却忽略了“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教育理念。

徐则民:如何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教师头头是道地分析着幼儿的游戏经历,振振有词地阐述着今天“交流与分享”内容的必要性,更多的担心涌上心头:

教师是否更应该去思考“交流与分享”的有效性,去验证今天所交流的内容对之后游戏的影响?

教师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更多地去思考明天、后天乃至下一周的游戏进程?


很多时候,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环节背后充斥着大量的成人思维。

大家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是教育者,有责任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富有意义。于是,这个环节便被教师预设为推广信息、梳理问题和提升经验的平台。

我的脑海里不断回放出童年时的经历:


每天和同伴们一起在弄堂里疯闹,直到晚饭时间即将来临,爸爸妈妈发出“好回家了”的指令后,我们的游戏才会收场。


满头大汗的我们一边往家走,一边还意犹未尽地与同伴絮叨:“今天我赢了三次,你才赢了两次!”“今天你赖皮,我做木头人的时候你偷看过的!”“我的沙包有点破了,你能叫你妈妈帮我补一补吗?”“明天我们叫上×××一起来玩,好吗”······


我忽然醒悟,这——不就是孩子间自发产生的“交流与分享”吗?我们聊的话题未必都“高大上”,交流的内容也始终围绕两个方面:今日的游戏结果和明日的游戏计划,这些交流与分享的话都是我们想说并能说的。

有一次,在一个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活动中,一个男孩眉飞色舞地介绍说:“今天我是小记者,想好了三个问题要去采访娃娃家的妈妈,可能她在忙,我敲了两次门她都不开门,后来我就一脚踢开娃娃家的房门,她没办法就接受了我的采访。我问了她······我还问她······”


记得当时教师面对始料未及的男孩“踢门闯家”的情节没有一丝尴尬,不仅机智地帮助孩子理清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事后还欣慰地说,还好有“交流与分享”环节,不然都不知道孩子还有这样的游戏情节呢!


可见,幼儿本身其实并不在意自己的介绍是否精彩到位,也从不衡量自己的讲述对别人是否有借鉴意义。

在“交流与分享”环节中,他们纷纷举起自己的小手,踊跃地想要表达自己感受最深的事。相比而言,他们更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说话的机会。

■ HOPE EDUCATION 

因此,倘若教师真能将“满足幼儿的交流愿望”“在分享中了解幼儿做游戏时的所思所想”作为“交流与分享”的目的的话,这一环节是不是会更有趣和有效呢?


徐则民:如何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教师就当一个听众吧,听孩子说说游戏中的那点事,帮孩子延续游戏的快乐和精彩,同时还能知道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许多趣事,并为推动游戏的后续发展寻找契机。何乐而不为呢?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文作者系徐则民老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在此仅用作交流学习,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徐则民:如何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快点亮这颗爱幼的心吧!

徐则民:如何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后朴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徐则民:如何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