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7日,“助力阅读 点亮童年——3-6岁幼儿100本读物的研究”项目展示活动在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幼儿园举行。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周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谭轶斌,上海市幼教专委会顾问何幼华、上海市幼教专委会主任黄琼,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课程教材研究中心负责人周洪飞,《上海托幼》杂志总编黄铮,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罗松,上海市各区教研员、园长们及姐妹园教师代表等三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展望未来
谭轶斌认为项目研究具有“聚焦现实问题、体现实证导向,具有辩证思考的逻辑”等特点。她认为,阅读讨论会能够鲜明体现幼儿的心理逻辑,四个关键问题不仅关注幼儿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而且有助于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精神塑造。谭主任还期望未来能对图画书中的画面信息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支持广大教师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推进幼儿享受阅读的快乐。
二、精彩点评
周兢教授对课题研究的丰硕成果与精彩纷呈的现场展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她指出研究成果不仅为上海学前教育实践提供了100本高质量的图画书、100本图画书的“教育思考与建议”,其中解读图画书的思维导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积极意义。项目研究成果将直接作用于各个教育现场,助力幼儿独立阅读、提升幼儿多元的阅读经历,促进幼儿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支持儿童在阅读中“既有一颗中国心,又有一双世界眼”从而,让阅读真正滋养幼儿的成长历程。
三、课题介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幼特教部主任徐则民作项目研究概况介绍。她指出,本研究以100本读物为例,旨在提炼选择读物时的思考要点、梳理适宜解析读物的“自省问题”,形成100本读物的“教育思考与建议”,从而帮助教师(家长)解读读物的核心内涵。本研究倡导为幼儿提供充分的独立阅读的机会与时间,有效提升教师、家长在幼儿阅读活动中的陪伴质量,真正培育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让幼儿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四、阅读特色观摩
本次活动的第一部分,以阅读研究为特色的嘉定区实验幼儿园开放了幼儿自主游戏、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和阅读特色活动。与会者对丰富、适宜环境下幼儿阅读、游戏与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自信表现与创造、专注阅读与学习赞叹不已。
嘉定区实验幼儿园吴梦宇老师开展了大班的阅读分享会《天啊!错啦!》,这是基于幼儿独立阅读图画书后开展的一场讨论会。教师通过开放且高质量的提问以及有效的师幼互动引发幼儿深度思考和大胆表达,从而促进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故事的情趣,知道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与会者则在幼儿独特的想法中看到了幼儿富有逻辑的思维以及凸显学习品质的学习过程。
五、微论坛
本项目研究团队的成员结合自身的研究体验,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观点与经验。成员们围绕“读物”“儿童”“教师”三大方面提出“多用中国原创,滋养儿童心灵”“提供多种类型的读物,支持儿童多元的阅读经历”“给予机会与实践,支持幼儿独立阅读”“关注各不相同的阅读体验”“运用儿童多元的阅读形式”“给予儿童更多的评价读物的机会” 从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六、现场互动
针对项目介绍以及现场活动,与会教师踊跃提出对儿童阅读的困惑,例如“对中国传统文化图画书该如何进一步选择?”“如何在图画书的选择上融入上海本土元素?”等问题,研究团队中的三位特级教师分别进行答疑。
黄浦区教育学院肖燕萍表示“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主线下,教师要不断思考图画书的核心价值。”
宝山机关幼儿园园长蒋静认为“研究的目的就是想回归阅读本源,不再追求让幼儿获得统一的价值观,而是更多发现、理解幼儿的不同体验。”
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园长龚敏指出“我们在大力倡导阅读中幼儿与老师的平等对话、触摸幼儿的思想、鼓励幼儿的质疑精神的同时,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打开自己的思想,拥有真正的儿童立场。”
实现“助力阅读 点亮童年”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与实践,也需要进一步凸显儿童立场,通过有效的支持、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幼儿获得兴趣的满足、多样的经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拥有一个灿烂的童年!
让每一个孩子喜阅童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