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幼儿园的主题墙,各位幼教工作者们肯定和我一样脑海中浮现出上面这些“花花绿绿”的场景。
而如果你是一线带班的幼师,你一定还对主题墙有另一个不太好的印象——“拆掉”。
刚做完的主题墙,保教主任来看了一遍,说:“你这个不行,拆掉换一个!”;
换完一面新的,园长来看了一遍,说:“不好看不好看,重做一面!”;
重做第二次了,园里接待了一批专家,说:“这个主题墙里面看不到孩子啊,建议换成……”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为什么要拆掉?为什么要重做?什么叫看不到孩子……说实话,我觉得这些主题墙,都挺好看的呀。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烦恼,那可要注意了,也许你还没明白“主题墙是什么”。
其实,主题墙好不好看是次要的,请你蹲下身子再仔细看一看自己做的主题墙,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
1)孩子够得着吗?
2)孩子看得懂吗?
3)这是孩子自己的主题墙吗?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今天这本好书,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孩子眼前一面墙
图解幼儿园班级主题墙的虚与实
作者/崔岚 许玭
百余张彩色大图
200多页细致解读
从孩子的视角思考环境
让教师不再彷徨无措
21位幼教教研员、特级园长
特级教师联袂推荐
上海幼教名师撰文推荐
一本书,决定一种思考方式
45 个案例,看懂孩子眼前的墙
点击上方小程序卡片立即购买
这本书一共收录了来自一线的45个案例,以红蓝不同颜色的方式进行呈现。
先来看看红色篇章,在这篇里,将通过实例教会幼师们学会反思,让老师明白怎样改变,才能让班级墙面环境蕴含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让幼儿园课程真正融入环境,让幼儿成为环境与创设的主体,并能不断激发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
通过“观察—思考—判断—改变”四个步骤,为教师展示如何看懂环境、分析环境、提问质疑,最终改善的过程。
而蓝色篇章收录了大量民间高手们的主题墙作品,是他们关注并思考幼儿与班级环境展开良性互动后的实践案例。
通过“观察—思考—有趣的发现”三个步骤,教会教师看懂设计意图、寻找设计亮点的方法,将民间高手们的创意收为己用。
可是,仅仅学会制作主题墙就足够了吗?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需要了解的问题还有很多:如何观察一面墙?如何质疑一面墙?如果改变一面墙?什么是属于孩子的墙?
在这本书中,你也能看到完整的主题墙教研过程,群体的力量、思维的碰撞,仿佛身临其境,参与了一场完整的教研。
点击上方小程序卡片立即购买
老规矩,我又来送福利啦!
30张购书券,随机减免3~6元,满30元即可使用!
就看你的手气啦!
(购书券仅限今日使用,无购书需求的老师留给别人抢哦)
扫码后点击“领取优惠券”——“立即使用”即可享受优惠哦~
*优师教研APP个人会员享受以上书籍折扣价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领取专属折扣卡
领卡后直接进店选书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