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徐则民: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的四种样态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徐则民: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的四种样态-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徐则民: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的四种样态-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徐则民: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的四种样态-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徐则民

上海市特级教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幼教教研员


游戏后的集体分享交流一直存在于实践中,但如何提高分享交流的质量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回顾近年来实践中的集体分享交流,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样态。



第一种样态

即教师会提供多名幼儿讲述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和谁一起玩”“玩了哪些主题”“主要有哪些情节”,以及分享游戏中各自的感受、情绪体验。这种样态更多呈现的是叙事性讲述。



第二种样态

即教师会组织幼儿围绕游戏中的某个点开展讨论,这种样态也较为常见。

例如,有幼儿说“我今天开了一家果汁店”,教师听到“果汁店”后,就想到一系列可以挖掘的点。因此在分享交流中,我们会看到教师根据幼儿讲到的“果汁店”抛出一系列问题来组织讨论,如“今天有谁来买过果汁”“他们喜欢你的果汁吗”“今天还有哪些口味的果汁”“你们喜欢喝什么口味的果汁”“生活中还有哪些口味的果汁”“果汁是怎么来的”“你在哪里看到过榨果汁”“榨汁机是怎么榨出果汁的”等。

又如,当有幼儿说“我今天是一名乘客,在游戏中坐公交车出去了”时,教师也会围绕这一点抛出一系列问题,如“你坐公交车去了哪里”“教室里的公交车还可以开到哪里去”“生活中你坐过公交车吗”“你坐公交车去过哪里”“除了公交车,你知道还有哪些交通工具”等。

可以说,这些有课程意识的提问常常出现在游戏后的集体分享交流中。



第三种样态

指教师提供幼儿游戏过程中的照片或视频,鼓励幼儿一起回忆游戏经历,发现成功(或失败)的过程,充分讨论成功(或失败)的因素。

幼儿会在观看照片或视频的同时回忆、讨论游戏中的经历。在实践中,这类样态越来越多。

例如,教师曾记录下这样一段视频 :幼儿搭起一个装置,让球能滚到沙池的水坑里,但球在滚下来的过程中先后停了三次,这就是教师要和幼儿共同讨论的内容。



第四种样态

指教师主动提出讨论话题,和幼儿一起讨论,但这些话题未必是游戏中幼儿认识到的问题。当前,这种样态并不多见,但是也能看到“星星之火”。

例如,一位教师曾拍到幼儿在游戏中的一幅作品(图 1),询问幼儿“搭的是什么”,幼儿说“是围墙”。教师继续问 :“你们用了多少积木来搭围墙?”于是,幼儿有的一个个数,从 1 一直数到了60 ;有的两个两个数 ;有的先三个三个数,一直数到 18,再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把积木数完 ;有的按竖列的顺序五个五个数 ;还有的先横着将每一排数到 10,分别报出 10、20、30、40、50,再数每一排剩下的积木……可见,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数完了这一堆积木。这样一个游戏作品,被教师拿来作为幼儿数数的素材。

又如,有的教师拍到了幼儿的建构作品,了解到这是幼儿搭建的城堡,便和幼儿展开了如下对话交流——

师 :这是城堡的什么?

幼 :是城堡围墙上的花纹。

师 :花纹是用什么积木搭的?

幼 :用了 4 块“三角形”和 3 块“正方形”。

师 :为什么不能放 4 块“正方形”?

幼儿 :因为“正方形”只能放在 2 块“三角形”的夹缝里,

4 块“三角形”可以形成 3 个夹缝,只能放下 3 块“正方形”。

师 :那么 10 块“三角形”的夹缝里可以放几块“正方形”?

20 块“三角形”呢?

幼 :“正方形”总是比“三角形”少 1 块。


紧接着,这位教师又看到了幼儿搭建的新作品,并了解到这是幼儿搭的“船”,再次展开对话——

师 :搭船用了几块积木?

幼 :26 块。

师 :26 块积木中,如果在两块之间加一块,那么一共要加几块?

幼 1 :25 块(这一回答源自幼儿之前的经验,即“要比总数少一块”)。

幼 2 :应该是 26 块。

幼 3 :我觉得是 27 块。

师 :那我们一起来数数(发现应该添加 26 块)。为什么刚才平铺的只要加 25块“三角形”,围合起来就要加 26块“三角形”?

幼 :因为头和尾相接了,多了一个洞。

小学老师看到这个案例时,认为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植树”问题,可这样的情境就在幼儿园游戏中自然存在着,教师会抓住时机和幼儿聊一聊,幼儿也会用他们的方法进行诠释。

——源自《上海托幼》,作者:徐则民、洪晓琴、 吴月萍、李洁、张勍,原文标题为《对话——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质量提升的思与行》








亲爱的小伙伴: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再次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是按时间发布顺序展示给用户,没有被星标的账号,粉丝很容易错过推送!

为了保证您能及时收到“优师教研”推送的信息,请您一定要将我们设为★星标★账号哦(如图所示)


徐则民: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的四种样态-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如何星标→→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往期好文推荐
(点击即可阅读)
【0】李季湄:办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幼师!
【1】低声教育,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3】央视纪录片《我的游戏童年》,发现游戏的精彩(附视频链接)

【4】刘焱:幼儿园如何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5】朱家雄:观察、纪录为的是解读儿童,而非读懂儿童!
【6】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故事的内涵、问题与对策
【7】幼儿园到底都教些什么?这是我看到最好的回答!
【8】张明红:早期阅读是什么?读什么?怎么读?
【9】周兢:如何在游戏活动区域中促进儿童的发展?
【10】叶澜:读懂教师,才能读懂教育

徐则民: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的四种样态-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版权说明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扫一扫 主编 微信
进(全国幼师群)学习
徐则民: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的四种样态-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教师与儿童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徐则民: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的四种样态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