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由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市教委托幼工作处和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联合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协办的“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的上海行动 —— 提升幼儿在园运动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港幼儿园召开。
上海市各区幼教教研员、园长、教师代表100余人现场参加活动。本次活动在全国范围直播,线上参会人数近6万人。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学前教研员徐则民主持会议,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斌致欢迎词。
徐则民主持会议
陈斌致欢迎词
众所周知,儿童的运动和健康是国家战略层面的一项重要工作。从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到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再到2022年《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都明确指出“幼儿园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为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于2020年对16个区29916名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教师自身运动意识以及每周运动时长和次数”“教师更注重运动材料的哪些特性”“幼儿运动游戏中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幼儿运动过程中教师观察和指导现状”等,从中分析幼儿在园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聚焦运动质量的整体提升,利用每年四场全市范围的网络教研,通过“玩草垛”“竹林打地鼠”“划小船”“壕沟多面手”“飞天小轮胎”“扔球大战”“‘骑’乐无穷”“伴你骑行”等多个案例与广大教师共同研讨“看到了哪些动作发展?”“除了动作发展,还看到哪些学习与发展?”“运动中如何实现入学准备?”“教师陪伴骑行是否妥当?”等问题,共有393941人次参与线上教研,发出997190条评论。
三年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一方面提出“用足没有门槛的资源”“用好园所内的每一平米”“丰富幼儿成长经历”,激励园所去林为坪、挖沟造破……为幼儿打造“童年的院子”,另一方面召集全市16家园所,开启“提升幼儿在园运动实施质量的研究”。课题组聚焦“小场地,如何高质量?”“中高强度运动量,要不要?怎么要?”“运动中幼儿到底喜欢怎样的材料?”“运动中如何既放手又安全?”“当幼儿不运动了,怎么办?”“等不到幼儿练习跳绳,怎么办?”“了解运动中幼儿的真实体验,有什么价值?”“信息技术如何赋能质量提升?”等话题开展深入研究。
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认为上海近些年坚持不懈聚焦“户外2小时活动”、深入开展“提升幼儿在园运动质量实践研究”,切实找到了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抓手,充分体现行政、教研部门的眼光与远见。她指出,本研究强调用事实、用数据来证明观点、提炼观点,并将这些观点转化为行动原则,为实现运动教育的科学性奠定扎实基础。对幼儿区域自主运动的深度认知,促进更多教师放手赋能幼儿自主运动,最大限度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大量案例反映出教师的专业成长,运动性游戏中运动不仅仅是运动,运动还是幼儿多领域的学习过程,对提升幼儿的各种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上海市教委托幼工作处处长孙鸿希望上海要继续严格保证幼儿园的运动时间和活动质量。要保障幼儿活动的权利,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不确定的变化。要激活每一个园所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全面开展户外活动的实践研究,呈现更为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要为幼儿创建“友好型”户外活动的环境及教玩具。要以“幼儿发展优先”的理念,基于实证、技术赋能、研究指导户外活动,持续提升幼儿在园活动质量。
儿童天性好动,运动不仅让孩子精神焕发,情绪愉快,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勇敢坚强等多种意志品质,而且对儿童的视力保护、社会性和情感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用心用情守护每个儿童,为了幼儿在园运动质量的再提升,让我们一起扬帆前行!
如果觉得本公众号的推送服务对大家有意义、有价值,星标「上海学前教育网」,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啦!方法见下??
内容来源:上海教研
指导:思齐、如一
主编:吉页
责编:度岸
你们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记得点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