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
家文化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的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传承之中,家与国紧密相连。那到底什么是家文化呢?如何帮助孩子们理解家文化呢?
以绘本为载体,初识家文化。
调查自己的姓,感受血脉相传的联系。
采访自己的家人,原来我家有家风。
品尝家里的味道,原来饱含乡情。
我们的“X”
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
孩子们的生活各有特色,身边的文化也各不相同。浦南幼儿园的五大校区潍坊校区、东城校区、陆家嘴校区、云莲校区、锦和校区就依据各校区幼儿不同的生活文化开展了“视角不同”但“韵味相同”的文化周活动。
我和“潍坊”有个约会
潍坊校区
社区文化是文化创建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环境影响着幼儿、学校文化与教育氛围。结合幼儿的经验和问题,我们利用潍坊社区丰富的资源,助推幼儿了解、热爱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产生归属感。
听——潍坊社区的“前世今生”
“潍坊社区有什么好玩的?”
“以前的潍坊和现在的潍坊有什么不一样?”
基于幼儿问题,我们邀请到社区党校老师为孩子们讲述潍坊社区的变迁,在了解过去中感受现在的幸福,展望未来的美好。
探——走进潍坊社区
热闹的街景、有趣的小区角落、热情的保安叔叔、社工阿姨……
潍坊社区生机勃勃,孩子们神采奕奕,孩子们纷纷走出校园,探索小区及路边的风景,走入超市感受社区便捷,走向社会调查社区建设。
践——我与潍坊社区
“我能为社区做什么?”
“怎样让我们生活的社区变得更美好呢?”
“南南议事厅”的小议员们发动全体师生共同讨论,聊一聊、画一画《我心目中的潍坊社区》《我给潍坊社区的一封信》等,最后来一场“潍声素”儿童议事会,邀请街道妇联主席参与对话,将孩子们的小期待变成潍坊街道未来改造的大可能。
左右滑动
玩——我们的潍坊集市
结合孩子们前期的走访、调查,我们打造了“潍坊艺术馆”“潍坊博物馆”“潍坊图书馆”“潍坊运动馆”“潍坊环保社”“潍坊电影院”和“潍坊小花园”,开展了一场热闹纷呈的集市活动。
左右滑动
孩子们的自制图书《我喜欢的潍坊社区》《我和潍坊社区》……在“潍坊图书馆”进行了展出,表达对社区的喜爱。
集市中还邀请来浦东新区气功协会副会长,为孩子们带来强身健体的龙身蛇形拳。
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见”潍坊社区,欣赏孩子的创造、支持孩子的探索、相信孩子的力量,共同建设孩子眼中的儿童友好社区!
一砖一瓦皆是传承
东城校区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程一景都是传承。
本次文化周活动,东城校区以幼儿发展优先理念为指导,从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结合上海周边丰富的古镇资源,开展一场古镇文化与我们现代生活的探究之旅。从感受到寻找、探究、体验,一步步了解古镇外显特质与其中的文化内涵,走进古镇中乡土文化的人文、历史、地理、习俗、自然环境等,了解其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感受古镇文化存在的价值。
砖瓦见古镇
上海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却也有着独一无二的小桥流水人家,有着令人向往的江南水乡。在“古镇建筑我知道”的活动中,孩子们共同感受古镇的素墙壁瓦,探究古镇的建筑特色,海派韵味的七宝老街、古意盎然的朱家角古镇,向我们呈现出了不同的古镇之美。孩子们将自己在古镇的所见所闻与同伴分享,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古镇的静谧之美。
味蕾尝古镇
体验是开展活动的重要途径,传统饮食活动因其真实性、文化性等特点,让孩子们的体验更具有参与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在“古镇美食知多少”的活动中,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古镇美食;与父母在家品尝各种茶、与好朋友一起品茶等,从而了解认识常见的茶叶。我们还将孩子们喜爱的古镇美食带到了教室,自己制作糖葫芦,串水果、熬糖、裹糖等。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切身体验到美食的魅力。
故事觅古镇
古镇的美,渗透的是中式极致美学。古镇的文,讲述的是时间推移后的沉淀古镇的味,是来自口口相传味蕾的惊艳。跟随着孩子们的脚步,我们踏着传承的步伐,走进古镇。
通过为期一周的文化周活动,孩子们了解、体验了趣味性强、文化价值高的传统文化内容,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实现幼儿的文化启蒙。
舌尖上的中国我来品
陆家嘴校区
中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地都有独特的食物与饮食习惯,与当地长期的生活密切相关。“食”与幼儿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每天在幼儿园都要经历早点、午餐、午点三餐,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来源、营养价值,以及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传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途径。
食?礼仪
饮食文化有学问
中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礼仪,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饮食礼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吃饭可是大有讲究,有的礼仪也一直流传至今,孩子们通过互动体验,习得餐桌上的饮食文化和优雅礼仪。
食?地方
小班
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背后蕴含着中国的美食文化,小班幼儿通过各种各样的菜品图片和生动有趣的故事了解中国八大菜系。选一样最感兴趣的菜系做一做、开展美食分享会等,从而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知道要样样东西都要吃。
食?健康
中班
中班幼儿走出校园,开展买菜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现代菜场的科技,学会根据自己制定的菜单选购菜品,利用买来的食材与家长进行制作、自己制作蔬菜篮。
食?养生
大班
大班结合主题活动,通过介绍围炉煮茶的起源和保健茶的不同功效,让幼儿对茶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中草药”为主线,运用交流、观察、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中草药;开展绘本《本草》活动,孩子们在阅读探索的过程中对于艾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生成艺术活动。
食?市集
逛市集的趣体验
正值年末与新年交际之时,爱热闹的中国人最喜欢赶集、逛市集,在市集中能感受热闹的氛围,增进人与人的交流,此次文化周的高潮,我们将食材进行不同的妙用,让孩子体验食物的丰富多样,我们也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到我们的课程,进行市集环境的创设和活动的开展,给孩子带来更好的体验。
左右滑动
童行周家渡,文化可阅读
云莲校区
“阿拉”,上海方言“我们”、“我们共同的”。阿拉的窝里(家)是什么?有小朋友说:幼儿园是我的第二个家!那我们的幼儿园在哪里?从属哪个社区?有哪些文化背景?其实,老师和孩子一样,都非常好奇!借助文化周活动的契机,我们就来一起走进我们幼儿园的社区文化活动“童行周家渡 文化可阅读”,主要三个一、五个行来实施。
认识一个人
魏民爷爷
“社区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甚至是我们文化的根基。每个人聚拢起来的合力,将塑造出我们所在社区的文化。”老师们与土生土长在周家渡的魏民爷爷交流后深有体会,魏民爷爷特意为大家介绍了周家渡的前世今生。
读一本画册
《拐点》
画册中提及的“平凡的周家渡社区,这人那人、这事那事,是中国城市社会大变迁的一个注脚”。读这本画册《拐点》,可以了解周家渡“一生”。
倡议书
来一场“童行”
我们走进周家渡,初步感受周家渡社区的前世今生。通过“五行”发现周家渡的一草一木、世博建筑、河流桥梁之美。
阅行周家渡
聆听魏民爷爷讲周家渡那些过去的故事。
践行周家渡
通过“践行倡议书”亲子走进社区看一看,走进我们的周家渡。
艺行周家渡
亲子践行中,幼儿运用多元表征自己的践行:拍照记录、艺术创作等多元艺术创作。
乐行——玩转周家渡
幼儿以大带小的方式,游走幼儿园,玩转周家渡。一场社区文化集市活动,将周家渡社区的吃喝玩乐聚集一堂。活动中特邀魏民爷爷为孩子讲摄影的意义,幼儿尝试拍拍记录自己的生活,还有集团园的小朋友共同参与,在彼此的游走中感受社区文化。
品行周家渡
我的活动我做主,通过对一周文化周的照片回顾,孩子们对周家渡里建筑、公园、美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越来越喜欢我们的周家渡社区,大班孩子通过前书写记录,画下他们在本次文化周活动中音响深刻的活动。小托班、中班孩子则进行评选童行之星,为文化周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阅生活方式·见人文底色
锦和校区
锦和校区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对文化活动的已有经验,从他们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出发,以“我与家庭”“我与社区”,以及“我与祖国”三个维度切入,开启一场邂逅人文精神的探秘之旅。
重视家庭文化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家庭成为孩子梦想起航的地方,家庭的温暖有爱是高质量家庭文化生活的关键。小班的孩子以“家”为核心,通过了解家人、亲子活动、装饰全家福等让幼儿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也更加珍惜和感恩家庭的温暖。
中班的老师带着孩子探寻社区文化,与幼儿走进社区、分享社区、绘建社区,挖掘他们所生活社区的文化内涵。
大班的孩子在《一条大河》的浸润下,对地理、人文、历史有一定的兴趣和积累,得以跟随黄河的脚步,从青藏高原出发,开启一段长长的探索,聆听一条大河的深情自白,接近中华民族的血脉核心,凝聚起儿童对城市对祖国的价值认同感。
撰稿:教研条线
美编:吴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