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力是幼儿教师将 “实践经验” 转化为 “专业能力” 的关键能力。在保教工作中,教师每天都会经历课程实施、保育操作、家园沟通等场景,若仅 “做完了事” 而不复盘,易陷入 “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的困境。以下针对 “KISS 复盘法”“3R复盘法” 等十大复盘方法,结合幼儿教师工作实际,拆解每种方法的内涵、应用场景及实操策略,帮助教师通过科学复盘,优化保教行为、提升专业水平。
七、FDLD 复盘法:从 “事实 – 学习 – 行动 – 复盘”,深化经验转化
(一)方法内涵
FDLD 复盘法即 “Fact(事实)、Learn(学习)、Do(行动)、Review(复盘)”,核心是 “先客观记录事实,再提炼学习点,制定行动方案,最后定期复盘行动效果”,形成 “事实 – 学习 – 行动 – 复盘” 的闭环,适合用于 “需要深度转化经验的事件”(如 “幼儿行为干预案例”“家长冲突解决”“课程创新实践”),避免 “只学不做、只做不复盘”。
(二)幼教场景应用策略
1.幼儿行为干预复盘(如大班幼儿 B 频繁抢同伴玩具):
oFact(事实):客观记录 “具体行为与过程”,如 “本周一至周三,幼儿 B 共抢同伴玩具 4 次,每次均在‘区域活动时’发生,抢玩具后会将玩具藏在身后,同伴哭闹时无明显愧疚;教师每次干预时,幼儿 B 会暂时归还,但后续仍会抢”;
oLearn(学习):提炼 “从事实中获得的学习点”,如 “幼儿 B 抢玩具可能因‘缺乏‘用语言表达需求’的能力’(想玩但不会说‘我能玩一下吗’);单纯‘批评 + 要求归还’无法解决根本问题,需教其正确的社交方法”;
oDo(行动):制定 “针对性干预行动”,如 “每天区域活动前,单独教幼儿B‘请求玩玩具的话术’(‘XXX,你的玩具能借我玩 5 分钟吗’);当幼儿 B 主动用话术请求时,及时表扬;若抢玩具,先引导其用话术道歉,再教正确方法”;
oReview(复盘):1 周后复盘行动效果 ——“幼儿 B 抢玩具次数减少至 1 次,主动用话术请求 3 次,干预有效;但在‘玩具热门时’(如建构区积木)仍会抢,需后续加强‘等待意识’引导(如‘热门玩具轮流玩,用计时器计时’)”。
2. 课程创新实践复盘(如小班 “雨天主题” 课程):
oFact:“本周开展‘雨天主题’课程,包含‘观察下雨’‘制作小雨伞手工’‘唱雨天儿歌’三个环节;幼儿对‘观察下雨’兴趣最高,90% 的幼儿能专注观察15 分钟,但‘制作小雨伞’环节有 6 名幼儿因‘折纸难’放弃”;
oLearn:“幼儿对‘真实场景观察’的兴趣高于‘手工操作’;小班幼儿折纸能力有限,复杂手工需简化步骤或提供半成品”;
oDo:“下次类似课程,增加‘真实场景体验’环节(如‘踩水坑’);手工环节将‘折纸小雨伞’改为‘给预剪好的雨伞轮廓涂色、贴贴纸’,降低难度”;
oReview:2 周后开展 “雪天主题” 课程,按调整方案实施,幼儿手工参与率从 70% 提升至 95%,整体课程满意度达 90%。
(三)实践案例
某幼儿园用 FDLD 复盘法解决 “家长对‘弹性午睡’的质疑”:
·Fact:“本周一告知家长‘中班实施弹性午睡’(部分幼儿可选择‘安静阅读’),有 8 位家长提出质疑:‘不睡午觉孩子下午会没精神’‘担心孩子在阅读区吵闹影响他人’”;
·Learn:“家长对‘弹性午睡’的认知不足,担心影响孩子健康与秩序;需用‘数据 + 实例’向家长解释,而非单纯说明‘弹性午睡的好处’”;
·Do:“本周三向质疑家长推送‘弹性午睡幼儿下午状态数据’(如‘选择阅读的幼儿下午游戏时精力充沛率达 90%’)、‘阅读区秩序管理方法’(如‘固定阅读区域、轻声提醒’);周五组织‘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现场观察弹性午睡情况”;
·Review:1 周后复盘,8 位家长中 6 位表示 “理解并支持”,剩余 2 位仍有顾虑,后续计划 “让其孩子先尝试 1 周弹性午睡,观察实际状态”,最终100% 家长认可弹性午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