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自主游戏的源起与核心价值——从杜威到陈鹤琴的游戏思想探析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游戏不是教育的点缀,而是童年最本真的存在方式!

这两年我们师培研习社推出许多《幼儿园自主游戏怎么做?》系统培训,吸引许多老师活动,每到一个幼儿园,大家都很谦虚,觉得自己都还在探索之中,自主游戏很容易与“瞎玩”、教师偷懒混为一谈,通过这两年的探索与查找资料,教研室整理一套关于《幼儿园自主游戏深度探索》的系列文章,从“理念革新与观察入门”、“环境创设与材料支持”、“支持策略与课程生成”、“评价体系与教研成长”和“拓展应用与未来展望”等五大板块,不低于23个知识点进行理论实践剖析,内容由浅入深,覆盖理论、观察、支持、评价、拓展全链条,希望可以等到更多的自主游戏活动专家、基地幼儿园园长和一线教师的指导、互动与案例支持。

自主游戏的源起与核心价值——从杜威到陈鹤琴的游戏思想探析-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在幼儿园的户外场地上,一群孩子正在用梯子和轮胎搭建他们的“梦幻城堡”。没有教师的指令,他们自主分工、尝试各种组合、遇到问题并自己解决。这种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正是自主游戏的典型体现。

当我们深入探究自主游戏的本质,会发现它不仅是儿童的天性,更是一种强大的学习力量,蕴含着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巨大潜能。

一 自主游戏的历史渊源与概念界定

自主游戏的概念并非现代教育的突发奇想,而是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教育哲学演变。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约翰·杜威。

杜威提出“做中学”理念,强调儿童通过直接经验建构知识的重要性,为自主游戏的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主游戏的源起与核心价值——从杜威到陈鹤琴的游戏思想探析-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在中国,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的著名论断,倡导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自主性。 他认为,游戏不仅带给儿童快乐,更是他们学习世界、理解生活的重要途径。

从本质上讲,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与传统的教学游戏相比,自主游戏赋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权,使他们成为游戏的真正主人,自由决定游戏的材料、内容、玩法和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性不同于简单的自由。自由是自主的前提但自主更强调一种不受他人支配的意识和能力。 真正的自主性包括独立照顾自己的生活、拥有独立观点、做出选择和决定、制定计划并推动行动、调控行为过程、制定规范并约束行为,以及对行为结果负责等多个方面。

二 自主游戏的本质特征与核心价值

自主游戏具有几个鲜明的本质特征,这些特征也构成了其核心价值的基础。

开放性是自主游戏的首要特征。在户外“泥巴厨房”游戏中,幼儿可以自发分工“做饭”“摆盘”“请客”,规则在互动中动态生成:有的用树叶当“钞票”,有的用石头当“调料”,这种充满随机性的创造,展现的是幼儿基于生活经验的意义建构能力。

自主游戏的源起与核心价值——从杜威到陈鹤琴的游戏思想探析-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探究性是另一关键特征。在搭建“高架桥”“停车场”等游戏活动中,幼儿既创造性地再现了周围生活,迁移了已有经验,同时也把握了不同事物的造型特征,对形状、数量、空间结构等概念有了直接感知,逐渐掌握了垒高、架空、对称等搭建技巧。

最重要的是,自主游戏促进了幼儿经验的持续不断生长。幼儿在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会产生大量的问题情境,通过不断探索环境、解决问题,他们迁移和改造经验,促进自我思维、认知、语言等方面向更高水平发展。

脑科学研究证实了自主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近年的研究发现,儿童早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大脑发育的关键窗口区。

游戏活动能激活儿童大脑神经元,帮助儿童大脑在发育关键窗口期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构建起良好的大脑发展地图。

三 自主游戏对儿童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自主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在身体与动作发展方面,通过梯子的多元玩法,幼儿可以提升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及肢体灵活性,增强上肢力量与动作控制能力。 这种身体活动不仅是技能发展,更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基本方式。

在认知与智力发展方面,自主游戏鼓励幼儿尝试不同搭建组合方式,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空间感知与问题解决能力。

在搭建材料整理环节,孩子们围在散落的积木前,需要将长短不同的长方体木条、大小各异的正方体木块以及异形积木进行归类。这个过程自然融入了形状、大小、数量等数学概念的初步理解。

在社会性与情感发展方面,自主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协作、互相支持,提升沟通表达与规则意识。

对于处在入园焦虑期的小班幼儿,通过自主游戏(如假装给奶奶打电话),可以宣泄入园焦虑带来的消极情绪,释放精神压力,建立起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

在学习品质培养方面,自主游戏在持续探究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坚持性和探究精神,使他们能主动调整游戏策略、克服困难,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我们常会观察到:“建筑工地”的幼儿们表情严肃,认真专注地搭建自己的“花园”“高架桥”,直至游戏结束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科学区的幼儿们拿着放大镜小心仔细地观察和记录自然物的纹理。这些场景展现了幼儿在游戏中的高度专注和持续探究精神。

四 自主游戏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契合

学前教育法》第五十六条强调“幼儿园应当以学前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发展素质教育,最大限度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探索学习”。

这一法律规定确立了游戏的“基本活动”地位,本质上是承认幼儿的学习方式是通过“玩”来完成对世界认知的编码。

与传统的学科化学习不同,游戏中的幼儿动用全身感官体验世界。在“超市游戏”中,幼儿既要计算“价格”(数学认知),又要协商“交易规则”(社会交往),还要应对“缺货”“争吵”等突发情境(问题解决)。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与失败:搭建的城堡倒塌时的沮丧、合作完成任务时的喜悦,这些情感体验构成了学习的“情感基底”。

这种生命体验的完整性,是任何“分科教学”都无法替代的。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儿童为本”,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奔向未来的个体。新时代的教育追求儿童终生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一目标来看,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必然会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精神特质,并影响其一生的成长和自我完善。

五 实现自主游戏价值的挑战与对策

尽管自主游戏的价值已被广泛认可,但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自主游戏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存在一定的冲突,需要家长和教育者转变观念,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常见的质疑如“幼儿园一天到晚就知道疯玩儿”,“什么自主游戏啊,啥都不教,啥都不学啦?”反映了部分家长对自主游戏价值的不理解。

另一方面,教师的角色定位需要重新审视。在自主游戏中,教师需要扮演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自主游戏的开展需要相应的资源和环境支持,如游戏材料、活动空间、时间安排等,这些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创设。

为克服这些挑战,教育者需要警惕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将游戏异化为“披着玩的外衣的教学”,例如要求角色游戏必须“学会礼貌用语”,建构游戏必须“按图纸搭建”,使游戏沦为教学目标的奴隶;

二是将教学内容简单“游戏化包装”,例如用“抢椅子”游戏教识字,用“搭积木”游戏教数学,本质仍是“重结果轻过程”的功利思维。

真正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是让游戏精神渗透于教育全过程——不是用游戏“装点”教育,而是让教育“回归”游戏的本质:尊重幼儿的主体性,相信成长的自发性,守护童年的纯粹性。

正如一位幼儿园教师在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土坡上孩子们在探索什么材料才能下滑的更快,沙地中孩子们在探究动力喷泉,水池里孩子们坐在用塑料瓶自制的小船上嬉戏,操场上孩子们有的在搭建、有的在滑索,有的在攀爬……欢快的笑声一直在耳畔回荡,我愈发坚信:游戏不是教育的点缀,而是童年最本真的存在方式。”

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脑科学研究的深入,自主游戏的价值将得到更深入的认识和更广泛的实践。让我们共同尊重儿童游戏的权利,守护这份珍贵的自主性,为儿童全面而富有活力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用,请点赞、转发给身边的园长或幼师朋友!

欢迎一线老师进行投稿评论或咨询;邮箱地址547825782@qq.com,来函注明“投稿”,收到稿件,默认你同意我们可以部分修改或优化之后在师培研习社公众号发布。

下一期聊聊《解读自主游戏的五大核心特征》请大家持续关注师培研习社!

图片

“有什么话想说,请分享到留言区”

图片


来源/师培研习社 教研室

商务合作/13316403800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自主游戏的源起与核心价值——从杜威到陈鹤琴的游戏思想探析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