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唱乡韵
方言润童年
闽南语文化传习
闽南话,是流淌在闽南大地的文化血脉,是镌刻着乡愁记忆的“活化石”。为让这份珍贵的本土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晋江市第二实验幼儿园以《晋江市闽南方言传习读本》为纽带,立足幼儿年龄特点与园所文化底蕴,打破传统方言教学的固化模式,构建起“读本为基、游戏为媒、文化为魂”的闽南语教学体系。幼儿园将朗朗上口的童谣、鲜活生动的生活用语与幼儿喜爱的趣味游戏、情景互动、角色扮演深度融合,让乡音穿越时光,让童趣浸润课堂,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触摸闽南文化的温度,感受方言韵律的独特魅力。
01
小班:童谣趣学,方言初体验
在音乐活动《天黑黑》里,小四班的孩子们通过节奏拍手、快乐学唱、角色扮演等多元形式,感受闽南语的灵动韵律。
莲屿园区小一班孩子们在《老鼠仔钻壁空》语言活动中,跟着老师逐字模仿方言发音,还主动用小手比划小老鼠钻洞的灵动动作,奶声奶气的方言跟读与清脆笑声交织成欢乐的乐章。
02
中班:情景浸润,民俗巧感知
总园区中五班以《月娘月光光》为载体,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传唱经典,分组进行情景表演时,更是化身童谣里的小主角,用生动的肢体动作和富有情感的方言朗读,将“月娘照地堂”的画面鲜活呈现。
03
大班:生活融入,乡音乐表达
总各园大六班的孩子们将方言学习与一日生活深度绑定,让乡音成为童年生活的自然表达。学习童谣《人有两项宝》,孩子们把方言运用到值日场景里,提醒整理物品、小手制作等分享值日感受等稚嫩表达,让方言成为实用的交流工具。
乡音润童心,文脉传久远。方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此次闽南语传习活动,让孩子们在趣味中亲近乡音、在体验中感知文化,为本土文化的传承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未来,幼儿园将继续深耕闽南文化教育,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拓展文化载体,让闽南话的韵律之美萦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童年时光里留下深刻印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END
图文:陈梅芬
编辑:蔡珊珊
初审:柯美燕
复审:蔡晓华
终审:何秀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