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孩子太“独”家长有责任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幼师课件网就是专门为了孩子的教育,以及幼师教案等等资料,而专门创建的网站。本网站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以及跟孩子如何相处如何交流的小妙招。希望每个家长都要重视跟孩子的沟通。那么,幼师课件网小编特为您推荐”孩子太“独”家长有责任”,请您翻阅!

孩子出现问题,不要一味责怪孩子,一定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是很重要的。

常听有的家长说孩子特独,爱吃的东西连最亲的人也不肯分一点。许多家长为此伤了不少脑筋。可是您反省过自己吗?平时给孩子吃东西的时候是不是说过“最好吃的给宝宝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奶奶舍不得吃,专留给宝宝的”等类似的话呢?还有一种情况,比方孩子拿着爱吃的东西出门,有的阿姨看见后和他开玩笑:“这么好吃的东西,能分给阿姨一点吗?”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要求,幼小的心里会“斗争”一下,家长肯定会鼓励孩子分一些给别人,等孩子终于下定决心时,“行,给你吧!”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大人应该愉快接受并表示感谢,但事实上,通常大人会说:“宝宝,真乖!阿姨不吃,宝宝自己留着吃吧。”大人的这种做法,是和平时家长教育孩子学会和别人分享的效果相抵消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女儿甜甜特别喜欢听故事,很小的时候就给她讲孔融让梨,遇到需要分享的时候,就以孔融为例,引导甜甜,让她分给家人,她就会说“大人吃大的,小孩吃小的”或“老人先吃,小孩后吃”。刚开始,对于孩子的正确选择,全家人都鼓掌表示宝宝做得对,受到表扬,甜甜也非常高兴,慢慢地就养成了这个好习惯,能够很自然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孩子出现问题,不要一味责怪孩子,一定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是很重要的。

youshijiaoyan.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家长

一、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父母应该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应该清楚,做生意赚钱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前途更重要。有句俗话得好,孩子不出息,父母赚一辈子的钱可能孩子一天就给你花光了。孩子出息,父母一辈子赚的钱,孩子可能一天就给你赚回来了。因此,作为父母,首先要明白自己在孩子成长过长中的重要性,尽到家长应该尽到的责任,认真做好孩子的成长导师。同时,要教育孩子的爷爷奶奶不要太宠爱孩子,过分的溺爱会害了孩子。

二、父母要多学习家教经验

好学生的孩子往往都有称职的父母相伴,有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作为父母,如何教育好孩子,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包括向书本学,向其他家长学。因此,家长可以购买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或者杂志,每天阅读。也可以与其他家长一起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可以向孩子表现好的家长取经,询问教育孩子的方法,取他山之石。另外,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夫妻之间、与孩子爷爷奶奶之间要和睦相处,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

三、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作为父母,每天要抽出一点时间跟孩子聊天,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上课情况以及有没有听不懂或不会做的题目,了解孩子在校与同学相处得怎样,有没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解情况后,要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一是跟孩子讲清学习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述一些中外名人刻苦学习的小故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二是与孩子一起分析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给孩子一些学习的方法,帮助孩子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教给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告诉孩子凡事不要斤斤计较,心胸要开阔。四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好习惯益终生。父母只有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孩子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教育孩子是家长的责任

现如今,许多家长忙着工作,忙着事业,把孩子扔到学校,交给老师,什么都不管……孩子的好与坏都是老师的问题。这个观念显然是错误的!无论多好的学校,多好的老师,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远替代不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从来都是家长的责任,老师只是传道授业

老师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所以,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强迫孩子做到呢?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

你的孩子只是老师N个学生中的一个,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以下八点是给每位家长的忠告,如果单靠老师那就真的是耽误孩子了

1、写字和握笔姿势

2、叛逆期的冲撞

3、正确对待“快乐教育”

4、关于网瘾

5、面对现实,迎接考验

6、孩子细节上的管理

7、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安全意识

8、给孩子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家庭的和睦,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家庭的学习氛围,抵得上数个优秀的老师。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不要在孩子面前诋毁他人,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对老人说三道四,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身心康的孩子。

如何培养有责任心的孩子

点点是一个非常聪明、性格开朗的孩子,喜欢跟小朋友玩,但他有一个小毛病就是“常有理”,总是找借口为自己辩护,把责任推到其他事物或者别人身上。这不,刚玩完玩具,妈妈让他收拾,他说:“一会儿我还玩呢。”过了一会儿,妈妈再让他收拾,他就说:“我累了,想休息休息。”可是如果小朋友来家里,他就责问人家为什么不收拾玩具,妈妈说:“你是小主人,你应该带头收拾呀!”他却说:“玩具是他玩的,应该他收,小朋友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点点仿佛什么事情、什么道理都明白,但是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做。对于这个聪明却不好说服教育的儿子,妈妈真是拿他没有办法。

像点点这样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却不自己做,做错了事情不承认,习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的现象,在其他孩子身上也普遍存在。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孩子没有建立一定的责任心。

有责任心的孩子让人省心、宽心、放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对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

责任心不像知识、技能和能力那样明晰可见,但它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一个对自己有责任心的孩子,自觉水平高,让家长省心;一个对他人有责任心的孩子,亲善行为多,让家长宽心;一个对集体和社会有责任心的孩子,人小志气大,让家长放心。因此,有责任心的孩子表现出很多优点:自觉、自爱、自立、自强。可以说,责任心是一个走向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必备条件,而缺乏责任心的人与成功无缘分,与幸福擦肩而过。

孩子责任心的发展里程碑

孩子的责任心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现的,它伴随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成熟。

3~4岁:属于被动责任水平,孩子能按照家长的指令完成一定的任务,显得很乖,是家长感觉比较顺手的一个阶段,但这时的孩子只是一味地顺从大人,并不理解责任的意义。

5~6岁:属于半被动半理解的责任水平,孩子开始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朋友要互相帮助”等责任和规则,但是常常说到做不到,他人提醒能做到,自己不会提醒自己做,这一阶段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关键年龄。

6~7岁:属于理解责任水平,孩子的认识水平更高了,不但知道对自己、对父母、对小朋友要负责,还初步知道对社会要负责,例如环保意识、公益意识和集体意识。但是孩子由认识层面向行为层面转化的自觉性还不高,需要家长继续培养。

家长辅导孩子学习不应太简单

孩子的学习是做家长最关心的事儿,尤其是孩子刚入学不久,家长总不希望孩子在学习的起点上就落后于别人,千方百计地辅导孩子,可是有些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急不可待地要求孩子能很快地说出答案,用自己的思维速度来要求孩子,稍不如意,便是对孩子一顿训斥,然后直接报出答案。

许蓉刚上小学一年级不久,对数学的感觉不好,家长辅导孩子计算,3+4等于几?孩子刚想,家长就急着问:等于几啊?孩子被问得慌了,一时也算不出来,家长便接着说:你怎么了,3+4不是等于7吗。又给孩子出了题:8-3等于几?孩子看了看,想了起来,家长还是等不急地说:8-3等于5。许蓉的家长辅导她时,总是这样先说出一道版式,然后家长再直接报出得数,虽然家长每天都进行辅导,可许蓉的学习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原因就是她的家长辅导的效果不好。

家长在关心孩子的学习时,要经常询问学习情况,家长有能力进行辅导的要经常进行辅导,但是,在辅导时家长一定要有耐心、细心,孩子的思维水平与我们成人是有较大差距的,当家长对孩子出了题后,要让孩子好好地想一想,切不可急着说出答案。像许蓉的家长,辅导孩子计算时,孩子一时算不出,可要求孩子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从而自己说出得数,这样孩子才可能掌握好所学知识。

范兵的家长在辅导学习时就不一样,问范兵:树上有4只小鸟,又飞来了6只,现在有几只?范兵想了一会儿,没有想出来,家长就要求范兵用小棒来代替小鸟,摆摆看,小兵拿出了小棒摆了起来,并算出现在树上有10只小鸟。又问:河边岸上有6只小鸭,水里有4只小鸭,一共有几只小鸭?小兵刚才用小棒摆的是4+6,这回是6+4,但很快说出了答案,一共有10只小鸭。通过用小棒摆,小兵掌握了4与6合起来是10的概念。有些家长认为,初学数学时,不能让孩子用小棒,用了以后孩子就不动脑筋,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刚学数学的孩子,数感没有建立起来,只能靠直观的实物来引导孩子,逐步培养孩子的数感,一年级的孩子用小棒来认数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便于孩子进行操作,非常有利于孩子数感的培养,家长在辅导孩子数学时不妨多用用。

作为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时,要引导孩子自己去研究学习中的问题,多让孩子动动手,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不要孩子答不出来就报答案,这种辅导是无效的,还能使孩子养成不肯动脑思维的坏习惯。

家园共育《孩子太“独”家长有责任》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师课件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oushijiaoyan.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对有好奇心的孩子如何培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孩子太“独”家长有责任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