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学生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4岁的伢们要整整齐齐坐在教室里学运算、写汉字,新学期伊始,这类情景在江城的 幼儿园 中随处可见。围绕升学指挥棒,幼儿教育应有的教学方式被打乱, 幼教 开始出现小学化倾向。
默写汉字 学数学运算 幼儿园 里藏着“小学校”
5岁的果果是 幼儿园 大班小朋友,他的书包里装了好几本作业本,上面有默写拼音字母、独体汉字和数学混合运算题,每本作业上都有老师的批语。他妈妈说,现在果果已经学到多位数混合运算了,应付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完全没问题。
徐东路一所民办 幼儿园 内,中班教室的黑板上写有数学运算题,旁边的墙壁上还张贴着非常醒目的汉语拼音表和英语字母表。
该园 园长 介绍,除了教育部门规定的课程以外,中班和大班的课程表中还安排了洪恩少儿英语、花儿朵朵英语和蒙式数学。
在武汉,开设小学课程的 幼儿园 并不鲜见,很多 幼儿园 把这种教育当成“特色”招揽家长。
昨日上午,记者以家长身份向汉口一家有名的 幼儿园 咨询, 园长 表示:“我们在中班和大班都安排了数学、英语等幼小衔接课程,能够为 孩子 上小学打下良好基础。”
家长攀比 幼儿园 功利幼儿提前变成“小学生”
是谁让 幼儿园 孩子 提前变成“小学生”?
从事 幼教 管理多年的江汉区教育局 幼教 科科长肖红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驱使下, 孩子 们从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展开了激烈竞争,这种竞争压力下移到幼儿教育阶段,很多 幼儿园 以“发掘 孩子 潜力”为目标,让学龄前儿童提前进入了小学生活。“家长有需求, 幼儿园 如果无动于衷,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源流失。”武昌区一所公办 幼儿园 负责人解释,该园共有3个中班,近年来每到中班升大班时,总会有近30名 孩子 申请转园,选择去上开设幼小衔接课程的 幼儿园 。
对此,业内人士一语道破,这些 幼儿园 实际上是打着“双语班”、“幼小衔接班”的特色招牌,吸引生源,提高收费标准。
对与 孩子 年龄不相符的课业负担,国企职工钟力平颇为无奈:“如今,进入名牌小学都得参加入学考试,而且考题对拼音和算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明知超前学习有悖 孩子 的身心特点,还是狠心送 孩子 去学。
拔苗助长 欲速不达创新思维比机械记忆更重要
对于幼儿超前学习,中国社会调查所曾对武汉、北京等地500位幼儿家长和100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近一半的家长投赞成票,原因是希望 孩子 能成才;7成教师明确表示超前传授不利于 孩子 成长,提前加压还会抹杀 孩子 的想象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 专家 表示,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有研究显示, 孩子 年龄越小专注力时间越短:3岁约为9分钟,4岁约为12分钟,5岁约为14分钟。如果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而且, 孩子 们的智力水平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过早强制灌输,会让 孩子 产生厌学情绪。
肖红认为,在游戏和活动中培养 孩子 的创造力、想象力,这种“隐性教育”对 孩子 今后创新思维的培养,远比通过机械记忆认几个字、学做几道题重要得多。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徐学俊呼吁, 幼儿园 应该教育、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而不是在利益驱动下一味迎合家长;教育部门要规范 幼儿园 办学行为。最关键的是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