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天津 幼儿园 将正式开学。如何使3岁左右的小班新生度过初入园的不适应期,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昨天,记者专门采访了天津多位 幼教 专家 ,针对家长们关注的“怎样减少 孩子 初入园的哭闹”、“怎样对 孩子 进行身心方面的调整”、“ 幼儿园 都会采取哪些措施对家长和新生进行帮助”等问题,予以解答,使 孩子 们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开始新的集体生活。
家长要提前对 孩子
进行身心调试
对初入园的 孩子 来说,初次离开熟悉的环境会产生分离焦虑,这是很正常的。为减少 孩子 的分离焦虑,从现在起,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对 孩子 进行身心等方面的调试。首先给 孩子 在生理上的准备主要包括,一是要让 孩子 有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午睡时间不要过长等;二是要培养 孩子 的自理能力,要让 孩子 自己学会大小便、自己提裤子、自己洗手等;三是要给 孩子 独立做事的机会,如自己睡觉、独自一个人玩玩具等;四是要培养 孩子 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进餐、尽量减少吃零食等。 孩子 生理环境稳定了,心理上就会踏实。
到 幼儿园 是 孩子 正式走入社会的第一步,因此家长还要为 孩子 进行心理上的准备。建议家长可以将 幼儿园 的一日生活编成小故事讲给 孩子 听,让 孩子 对 幼儿园 的生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引发 孩子 对 幼儿园 生活的向往;另外家长还要对 孩子 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进行表扬,树立 孩子 “我能行”的信心。家长还要教育 孩子 按照成人的要求做事情,培养 孩子 的坚持性,这样 孩子 在入园后就不会感到不习惯。挫折教育也是在新生入园前必不可少的教育。
家长还可以带 孩子 到公共场所进行体验,学会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朋友,同时学会自我申诉要求,如“我要喝水”、“我要大小便”等,自我申诉是 孩子 与人交往的第一步,这样可以减少 孩子 初入园的焦虑现象。
――南开区第一 幼儿园
园长 、天津首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 幼教 专家 李淑英
初入园 1-4周不适正常
小班新生初入 幼儿园 都会有一个不适应期,这是很正常的。建议家长跟老师协作,帮助 孩子 减少压力,温和度过这个时期。在 孩子 上 幼儿园 的最初几天最好换一个平时不常带 孩子 的家长送,可以减少 孩子 哭闹的时间,但是家长不要制止 孩子 哭闹,因为这是必然的。家长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对待 孩子 的哭闹,如可以将 孩子 哭闹的场景摄录下来,再回放给 孩子 看,进行正面的引导。另外,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孩子 不适应 幼儿园 的生活,一般来说, 孩子 回家后如果不影响晚上的睡眠、不影响正常的饮食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幼教 老师会进行家访,与家长提前进行沟通。那些过分安静、不哭闹的 孩子 反而会受到更多关注。家长可以提前带 孩子 到 幼儿园 适应环境,让 孩子 对即将融入的新环境有一个直接的认识。
初入园的新生哭闹是过集体生活的必然经历,家长不必看得过重。一般来说,小班新生的不适应期将持续一到四周,通常到第三周左右, 孩子 到 幼儿园 就基本不哭了。如果 孩子 在入园前是由老人带的,家长要先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使老人对孙辈即将过的 幼儿园 生活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且建议不要让老人在最初的几天里接送 孩子 。
此外,作为家长也要有集体意识,因为大家的 孩子 好,自己的 孩子 才能好,多照顾周围家长和 孩子 的感受,不要与 孩子 长时间依依不舍;往往周一是初入园 孩子 最难度过的一天,家长在周日就要提前做好调试。家长还要与老师多沟通,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平时注意学习一些幼儿心理学等知识。
――和平区第十一 幼儿园
园长 、特级教师马丽莉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