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后悔当初没让她多学些知识
覃女士的小孙女雯雯去年成了一名小学生,覃女士除了按时接送孙女外,还多了一份监督她学业的任务。在全家人看来,掌管一个小学一年级 孩子 的学业应该不是大问题。
但是,一年快结束了,覃女士却感到身心俱疲。
一天放学回家,覃女士发现雯雯的情绪不好。一打听才知道,今天老师让同学们举手念拼音,虽然雯雯在前一天已经把老师讲过的内容熟练地掌握了,但同学们都能多念好几个拼音,很多同学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雯雯却没有。
覃女士后来了解到,班里很多同学都在 幼儿园 学过拼音,所以,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很多同学早已经掌握了。
老师知道大部分同学都学过拼音后,讲课的速度加快了,“每天学6个字母”,雯雯感觉有些吃力,可又不希望老师和同学说她笨,所以越来越不想去上学了。
“早知道这样,当初说什么也会多让她学些东西。”覃女士非常后悔自己当初对雯雯“太放纵”。
为了让雯雯再度提起对学习的兴趣,覃女士每天变着方式的给雯雯补课,各种心理学的书也读了不少。
正如覃女士所感觉到的,现在 孩子 学习的时间已经大大提前了。不少 孩子 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几千个汉字,并且能熟练进行四则运算。
“现在最疯狂的就是我们这些学生家长,为了让 孩子 有一个好前程,我们几乎禁止了 孩子 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在学校门口,准备接 孩子 的张晖说,现在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张,必须得让 孩子 考上个好大学。
在家长们看来,现在对 孩子 多付出的每一点儿努力,都有可能变成将来高考中胜出别人的那关键的1分。 幼儿园 毕业可直接上小学二年级
应试的战车已经开进了 幼儿园 。
在北京市北四环附近一所名为“××摇篮”的 幼儿园 门口,记者见到了陈立女士,陈的女儿已经4岁,但还没有上 幼儿园 ,虽然家附近有四五所 幼儿园 ,但她却执意要把 孩子 送到这里来,而且一等就是一年多。
“我们这里排队的家长很多,不少是在 孩子 一两岁时就来了。” 幼儿园 门口,一位看门人告诉记者。
一位老师介绍,来这里的 孩子 ,入园后就开始学汉字,毕业时通常能认识大约两千个汉字,而且从中班起就开始学汉语拼音,每天还开设一节英语课。除此之外, 孩子 们还要上数学课,很多 孩子 都能非常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
其实,几年前这所 幼儿园 和其他 幼儿园 并没有太大差别,前来入园的也都是附近居民的 孩子 。
但后来有媒体报道,一个 孩子 在这个 幼儿园 学到了很多汉字,于是,来咨询的家长一下子多了起来。
“现在上重点小学都得考试,还挺难的,我们要为将来考小学做好准备,只有上了好小学才能上好中学,最后才能考上好大学。”陈立的解释与很多家长的想法一样。
为了让家长们放心,“××摇篮”还特别推出了一些保证 孩子 学习效果的举措: 幼儿园 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测评,检查 孩子 掌握知识的情况。
一位家长则表示,从这个 幼儿园 出来的 孩子 ,能直接进入小学二年级。 上不了好 幼儿园 就多上几个补习班
进不了这种“特别能学知识”的 幼儿园 ,很多家长就给 孩子 选择了一些“特别能学知识”的培训班。马上就要上小学的梦昭,除了周一到周五每天要到 幼儿园 外,周末还要上“珠心算”班、幼儿英语班。最近几个月,她几乎没有好好享受过周末。
听说“奥数”成绩在“小升初”时“很管用”,一些家长甚至打算让 孩子 从 幼儿园 就开始学“奥数”。
于茵夫妻都是海归,4年前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儿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两人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让儿子们像美国小朋友一样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他们为两个小家伙选择了一个双语 幼儿园 。
可是,不久前的一天,于茵带着两个儿子到同事家串门,同事的 孩子 站在于茵夫妇面前背起了唐诗,一首接一首,又在他们面前念起了童话书,一本十多页的童话书那个 孩子 竟然全部都念下来了,于茵的两个儿子站在一边眼睛里全是羡慕,他们俩只用英语给大家唱了两首歌,其他的就没有什么能拿得出表演的了。
其实,羡慕的不仅是一对双胞胎,回家以后于茵心里也开始打鼓,“这就是儿子将来要面对的环境,别人都会就我儿子不会,这至少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于是,于茵在 幼儿园 之外又给两个儿子报了音乐和“珠心算”两个培训班。现在她的两个儿子也能像其他 孩子 一样“忙碌”起来了。现在,于茵心里踏实了许多。
“我们生活的周围几乎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如果你不进入其中就会感到心里极不踏实,进入了就会觉得安全。所以被卷入的人越多这个气场就越强烈,气场越强卷入的人就会越多。”于茵说。 高考成功不等于一生成功
“应试 教育 这辆战车越开越猛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是整个社会压力的体现。”有着多年研究经验的幼儿教育 专家 黄娟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基本脱离了原来计划经济的体系,竞争、压力成了近些年人们生活中感受最为强烈的东西。家长们生活在这种竞争环境中,他们会很自然地把这种竞争意识带到 孩子 的学习和教育中,于是,他们会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指导 孩子 尽可能地避免在竞争中失败,于是“提早准备”就成了人们想到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正在攻读管理学博士的狄老师认为,现在很多家长把 孩子 上大学作为教育终极目标,似乎只要 孩子 上了大学,家长的责任就尽到了。在这种“短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家长们把高考的成功等同于 孩子 一生的成功,而一些对 孩子 的成长更为关键的因素,如坚强、诚信、勇于挑战等品质,往往被家长忽略了。
陆遥正在给自己的宝贝女儿找合适的小学,“我们也知道素质教育好,可是,一旦 孩子 因为素质教育耽误了考大学,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谁输得起?谁敢拿 孩子 的前途赌博?”
造成 孩子 压力过大的原因可能还需要 专家 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却谁也无法回避,那就是―― 孩子 的书包已经越来越重, 孩子 的游戏时间在逐渐减少, 孩子 脸上的笑容也不再灿烂……
照片:2005年6月23日,幼儿和家长在一起试听识字课。暑假临近,合肥市针对 幼儿园 和中小学生推出各种培训班,不少家长都给 孩子 报了两三个。刘兵生摄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