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兴安县来邕民工许福贵夫妇去年秋把8岁的儿子从乡下接到南宁,想把 孩子 送到公立学校就读,可他们打听到公立学校要收取高昂的赞助费和择校费,不得不把儿子送回老家读书。这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公立学校难的一个缩影。不过,这种局面将很快被打破。
公立学校门槛高 民工子女难跨越
大量务工人员涌入南宁后,他们的子女也纷纷来到南宁就读,这给南宁市的基础教育带来压力,一些公立学校为了保证本地学生的教学质量,不得不以加收赞助费和借读费来限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记者在南宁市陈西一所公立小学调查得知,外来学生要多交450元的借读费。在该校附近的一间出租屋里,来自玉林的黄先生对记者说,他也曾到这所公立学校打听过,该校一个学期就要收借读费450元,学杂费300多元。
如读民办学校,他的两个 孩子 一个学期可省下将近900元。
由于他一家人现在的收入仅够填饱肚子,只能把 孩子 送往民办学校就读。
也有一些进城务工人员为了让自己的 孩子 接受更好的教育,省吃俭用把 孩子 送到公立学校就读。在南宁某公立中学就读的李小华同学告诉记者,城里的公办学校学习环境比乡下学校强多了,只是学校要收借读费。父亲说,光交学杂费就得花去全家人打工一个月所得的收入。
据了解,目前南宁市公办学校收取借读费标准为:小学每人每学期500元,也有一些公办小学为吸引生源,不收借读费。
就读民办学校 民工子女难受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由于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生来源等与公立学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加上人们思想观念作怪,一些公办学校的学生,及社会上的一些人,往往瞧不起民办学校的学生。
林同学在永新区一所民办学校就读小学,2年前,他跟随父母从博白县来到南宁。他的父母在南宁北湖菜市卖青菜,虽然打工很辛苦,但一家人还是能够在南宁生活下去,总的来说,生活比在农村好多了。
小林对记者说:“城里的公办学校太漂亮了,他们有好几栋大房子,而我们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显得太落后了,心里觉得不是滋味。”他还说,有时候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总有一些人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心里觉得很不平衡。
尽管心里觉得不平衡,但迫于家庭经济能力,大多数民工子女最终还得到民办学校就读。记者了解到,南宁市城北区的40万人口中,外来人口就占了10万。在该城区22所民办学校中,在校生超过1万人,这还不包括 幼儿园 的小孩。兴宁区10所民办中小学校中,共有学生3600多人。
这些民办学校的学生,几乎全部是外来民工子女。
政府降低门槛 平等就学在望
去年6月,南宁市政府出台了《南宁市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办法》,其中规定:全日制公办学校应努力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民办学校和困难的公办学校,政府给予相应扶持。
2004年4月6日,记者从南宁市流动人口管理小组了解到,多渠道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成了南宁市2004年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重点。
今年,南宁市政府将多渠道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酌情减免费用。加强对社会力量兴办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扶持,将其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和体系,统一管理。
流入地政府要专门安排经费,用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
var cpro_id = “u2085020”;